分享

小景如画

 汐钰文艺范 2019-03-19
清人郝懿行的夫人王照圆,是清朝有名的女诗人和训诂学家。她善“解诗”,解则多情趣。例如,她解读《诗经·东山》曰:“‘有敦瓜苦(瓠),烝在栗薪。’触物惊心,曷胜今昔之感?所谓尽是刘郎去后栽者也。二句描写村居篱落间小景如画,诗中正复何所不有。”

  小景为何?“那一个个团团的葫芦,已经很久吊在瓜架上”。类似这样的“小景”,旧时的乡村,比比皆是。

  旧时的房屋,散乱,错落,星罗棋布,再加上多茅草屋,一个乡村,本身就是一个“小景”。如果,村前再有一条河,村中再摇曳着众多树木,村后再有一座山,那么,这个“小景”,就简直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了。

  旧时乡村,房前屋后,多栽树,或者多置篱垣。很多时候,就是以“篱”为“垣”,“篱”“垣”浑然一体,于是,那一处房屋,也就是浑然一“小景”了。村口,也许会卧着几块巨石,巨石间栽植了几株绿树,情趣自生,自成一“小景”焉。这样的小景,“景”虽小,却陈实、厚重,彰显着一种沧桑的历史感。

  “小景”无处不在,小景如画,小景也“入画”。这方面,最典型的,似乎当属清朝画家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画,多以“小景”入画。例如:《瓜鸟图》是一鸟卧在一瓜上;《鸭眠图》则是一鸭独卧;《孤鸟图》更是一鸟独栖一枝;《秋花威石图》也只是巨石之下,一草花而已。类似,尚有多多,难可一一列举。

  对于八大山人来说,“小景”之中,却每每有大的“寄寓”:他的孤独寂寞,他的岌岌可危,他的孤傲清矍,他的不屈和抗争……故而,虽属“小景”,然则,有大美存焉,有大意存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