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世民 2019年3月11日,参考消息网报道 :据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8届年度学术专题研讨会上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对逾1.7万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显示,适量饮酒——每周7至13杯——会大大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不靠谱,最新研究表明适量饮酒也伤身体。这一报道与过去的报到形成180度的反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思考可能有以下原因: 1)研究方法单一,不完善; 2)涉及多方利益冲突,不可能形成共识; 3)分析的因素过于简单,研究者凭单纯推测得出的不客观结论; 4)对人体小宇宙的认识过于简单,缺少巨系统概念; 5)生物医学的研究侧重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没有链接,天人不能合1; 6)科学研究是探索,不是真理,他是追求真理的探索,需要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 科研结论相反 正常吗? 无论单一学科还是多学科的研究,出现相反结论或结论不相同,是很正常的,这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引起争论的原因。 美国韦克福里斯特浸礼会卫生中心的心脏病学研究员阿米尔·阿拉丁认为:这是第一个证明大量饮酒和适量饮酒都会增加高血压的研究。这将是临床实践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今后有关饮酒的研究、教育和公共卫生政策的转折点。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这项研究是采用调查的方式,对17059名美国成年人,在1988年至1994年十年间,进行健康、营养的调查,是口述和记录相关数据,存储在电脑,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健康状况以高血压为指标,而营养是饮酒数量为参变量,最后得出百分比。这种研究方式,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很难定论。 研究人员是釆用人对比方式,与从来不喝酒的人相比较,适量饮酒的人(每周喝7到13杯酒的人)患1期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之间或舒张压在80~89之间)的可能性要高出53%,患2期高血压(收缩压在140以上或舒张压在90以上)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嗜酒者(每周喝14杯酒以上的人)的情况更为明显:与从不喝酒的人相比,他们患1期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69%,患2期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1.4倍。 笔者曾经跟踪微波对人体影响的相关研究,收集了十几年的资料,有诸多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其结论不能形成共识,研究机构资金的来源是不同的,虽然国际上有相应的标准,但只能得出倾向性的意见,特别是关于致癌问题,结论往往相反,有关研究的方法,有的也是采用上述调查方式,有的是通过实验研究。 2018年03月18日,有报道称,少量饮酒对心脏有益处。但是系统评价(多样性研究和分析)表明,适度饮酒对于心脏并没有净益处,或者益处非常有限。即使能够识别出存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那也是非常少量的饮酒(例如:每隔一天饮用一个标准杯的酒水)。有证据表明,酒精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密切相关。据统计,在澳大利亚,由于饮酒引发的心脏病是导致患者住院或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http://www./archives/701044.html) 适量的饮酒与经常性的身体锻炼可以很有效的预防心脏病。研究人员邀请了146位参与者他们在一年的时间内,保持每日饮用定量的葡萄酒,规定男性每日饮酒2到2.5杯,女性每日饮酒1到2杯。研究人员纪录了他们在这一年,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参与者一周进行两次以上身体锻炼,体内胆固醇有下降的迹象,良性胆固醇的比例升高,身体状况有所提升。然而参与者没有锻炼习惯,身体状况无明显改变。参与者饮红葡萄酒或是白葡萄酒,对研究结果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一事实表明经常锻炼对都市生活的参与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饮酒者吃鸡蛋会怎样? 2019-03-17,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媒称,每天吃大约一个半鸡蛋的成人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患心脏病的风险略高。该研究显示,鸡蛋吃得越多,风险越高。早逝的可能性也提高了。 ![]() 研究人员认为,罪魁祸首是胆固醇。蛋黄,以及贝类、奶制品、红肉等其他食物中都有胆固醇。该研究主要关注鸡蛋,因为鸡蛋是人们最常食用的富含胆固醇的食品。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新研究存在局限性,并同近期的研究相左。它可能再次引发有关鸡蛋的长期争论。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网站上。 笔者将吃鸡蛋与适量饮酒关联在一起讨论,这两项研究对比如下: 1)研究对象分别是:17059名与3万名; 2)研究跟踪时间分别是:10年与17年; 3)分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饮酒量与血压的变化,吃鸡蛋与胆固醇的变化; 4)总体目标研究心血管疾病与饮食的关系; 5)研究的不同点是:饮酒量的研究比较单纯,吃鸡蛋的研究考虑的因素较多,研究人员考虑了高血压、吸烟、肥胖和其他可能导致心脏问题的因素; 6)研究者没有对吃鸡蛋以外的每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进行独立分析。营养学研究往往不可靠,因为参与者依赖自己对饮食的回忆。这是极不可靠; 7)研究者没有显示鸡蛋和胆固醇造成了心脏病与死亡关联性研究,特别是实验性研究; 8)两种研究的结果,哪一种更为客观?笔者认为吃鸡蛋的研究比较客观; 9)北卡罗来纳大学营养学和儿科学教授罗萨琳德·科尔曼认为: “要向公众传达的信息是,不要把一种食品视为‘好的’或‘坏的’,而是要从多样性和数量方面评估整体膳食。”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膳食建议“应该是维持健康的体重、锻炼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 另外,根据斯德哥尔摩环境医学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成果,适度饮酒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其可将人们患上心脏病的几率降低80%。该项研究针对2万多名年龄在45-79岁的瑞典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观测研究,历时长达11年。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考量的因素包括饮食、饮酒、吸烟、身体锻炼、体重等,几乎涵括了被研究对象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观测研究结果发现,那些不易患上冠状动脉硬化疾病的人大都不吸烟,每天坚持步行或骑行至少40分钟,每周锻炼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腰围也控制在95厘米以下,适量摄入酒精。当然,这种低风险生活方式还包括饮食方面的选择,包括水果、蔬菜、豆类、坚果、低脂奶制品、全麦食品和鱼类等营养的摄入。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大大降低。 研究者发现,与“高风险”生活方式的人相比,采用这种“低风险”生活方式的人患上心脏病的几率要降低35%。如果再加上不吸烟和适量的运动,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则降低至86%。 以上是从饮食方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方式,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主要结论甚至是相反的。(http://www.jiaodong.net/wine/system/2014/10/08/012446187.shtml) 饮酒者吸电子烟会怎样? 2019-3月13日,新华社北京新媒体专电 外媒称,据合众国际社2019年3月7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吸电子烟的吸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不用此类产品的人高出56%,而中风的风险则高出30%。该研究将于3月18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8届科学年会上发表。 在那些吸电子烟的吸烟者中,患冠心病的风险也增加了10%,患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了44%。另外,吸烟导致患抑郁、焦虑及其他情绪失调的概率增加了一倍。 (ttp://www.cnepaper.com/gdzjwb/html/2019-03/14/content_165551_983583.htm) 2019-02-01,【新华社微特稿】美国心脏病协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不抽烟相比,抽电子烟的中风风险提升71%,患冠心病风险提升40%,心脏病发作风险提升59%。 美国心脏病协会在官网上发布,研究人员调查美国50个州约41万居民,内容涉及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慢性健康问题和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调查对象中,66795人自述经常抽电子烟,另外343856人从未抽过电子烟。数据显示,抽电子烟的人中,4.2%发生过一次中风。但研究人员没有关于抽电子烟致人死亡的数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247149796353964&wfr=spider&for=pc) 饮酒者每天午睡会怎样? 午饭后睡个觉吧,研究表明它还能降血压…… 2019-03-13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他们的研究表明,有规律的午睡能降低血压,其降压效果与某些药物几乎不相上下。 该研究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血压要低得多,这很可能对心脏有好处。 ![]() 人们早就知道,人在夜间睡觉时血压会下降,而希腊的科学家想知道白天的小睡是否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开展这项研究的心脏病学家马诺利斯·卡利斯特拉托斯说:“午睡的降压效果似乎与其他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当。例如,减少盐和酒精的摄入可以使血压降低3到5毫米汞柱。这些发现很重要,血压降低2毫米汞柱就可以把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0%。”低剂量药物的降压效果大约是5到7毫米汞柱。 (http://www.cqvip.com/QK/96358A/201211/43901746.html)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某种变化;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已经逐渐演变成自我保护的方式。早先午休可能只是人们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避免遭受热浪袭击的方法。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种变化;同时发现,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睡眠研究专家说,午休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最初,午休可能只是人们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那时的人类是生活在暖热的地区,户外劳动是人们维持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午休成为人们避免遭受热浪袭击的方法。 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休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所以,有人把午休比喻为最佳的“健康充电”,是有道理的。 午睡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预防冠心病。据医学家研究观察,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使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研究者认为,地中海各国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与午睡习惯是分不开的。而北欧、北美国家冠心病发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午睡。成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至8小时的人高180%。 笔者将午睡与适量饮酒关联在一起,这也是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之一,血压的变化与睡眠有关,不能单一的研究饮酒与血压的关系,应该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可靠。 饮酒者能躲开空气污染吗? 2019-03-14,参考消息网报道 :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研究人员估计,空气污染目前在全球造成880万人早逝,而不是先前估计的450万人。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来考虑,空气污染的影响。这种新方法更关注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暴露在车辆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细微颗粒中会造成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估计,2015年,空气污染导致欧洲79万人死亡,其中有40%至8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数学模型来计算死亡人数。该模型会模拟各种大气过程,以及它们同自然界和能源生产、车辆、工农业生产等人造来源排放的化学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之间的联系已得到充分证实。它通过增加氧化应激导致血管受损,继而引发血压升高、糖尿病、中风、心脏病发作和心力衰竭等病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964079519683273&wfr=spider&for=pc) (http://news.sina.com.cn/w/2019-03-17/doc-ihrfqzkc4476067.shtml) 综上所述,人类离不开饮食,离不开睡眠,也离不开空气,它们对人体血压和心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把这些因素关联到一起,这些研究结果之间,有互相关联,也有相互抵消。除此而外,高血压症还有遗传因素,如何客观的评价?是需要科研工作者更深入的研究,更系统的研究。 |
|
来自: dushimingb9wbb >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