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剂量

 鉴益堂 2019-03-19

西药、中成药服药剂量在说明书中常常给出的是一个范围,比如1-3/次,吃多少合适,应如何把握?

1、年龄、体质、与剂量关系

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体重轻瘦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比如七八十岁的老人肝肾解毒能力差,应低于说明书的剂量。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体虚,用量宜轻。

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药物的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

儿童用量为成人1/61/41/3,按体重年龄计算。

幼儿可服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按年龄体重计算服用的剂量。清鼻涕转为浓鼻涕就停。

以下内容摘自论文《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30例疗效观察》,邸金红

采用感冒清热颗粒治疗(药物组):药物组给予口服感冒清热颗粒(北京同仁堂),2/天,口服,6个月~1岁患儿每次3 g(1/4袋)1~3岁每次4 g(1/3袋)3~6岁每次6 g6~9岁每次9 g;年龄≥10岁的患儿每次12 g

别轻易给儿童服药!很多家庭常备板蓝根,认为在流感流行季节给宝宝喝能预防感冒,冀连梅再次提醒家长,板蓝根也是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

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减少剂量也不行。

路志正:复杂证候宜从本缓调

仝小林:“35“剂量减半原則:我用常规剂量湯药处方,有三个“35“用量减半原則:70岁比35岁减半;身高150cm比185cm减半;50公斤比85公斤减半。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我在超药典剂量治疗急危重症时,通常瞩病人一副药分3--6次服,或首剂先半量试服。慢性疑难疾病,采取递进式给药,视病情变化渐增,有效后,维持一段时间,再递减。使用可能有副作用的毒剧药时,一定要定时检查安全指标。如附子,注意查心电图,雷公藤,注意查肝肾功、血尿常规等。

怎样确定一日内服药次数?凡急危重症,药宜分4--8次服,每3--6小时服一次。既可保持高效血药浓度,还可减少毒副作用,如麻黄汤、大承气汤,药量虽大,可保安全,随证施量,易于掌控。慢病一日分2--3次服(上班族2次)。预防或调理之丸散膏丹,可一日一服。呕吐或脾胃极度虚弱病人,可频频饮服。

我用仲景方之湯剂用量经骀:急危重难,短程大量,一兩垵15克折算;慢病,一兩按9克折算;调理或预防,一两按3克折算。当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体内自有大药,治疗只是给它增加助力而已。病重药轻,杯水车薪;病轻药重,徒伤正气。

2、病势凶猛,用量宜重;病势轻缓,用量宜轻

一般,治疗时按说明书服用,病症缓和时剂量减半。比如杞菊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治疗时按剂量,缓和后减半服用。小柴胡颗粒,寒热往来高烧时首次按最高剂量吃两袋,后面吃1袋,吃两天就停。儿童根据体重年龄计算,比如小柴胡颗粒用量为每次1/4袋,把这1/4袋冲水,一次喂1小勺,过一会再喂食1小勺,分多次喂完。儿童这样服药更安全。

关幼波治疗乙肝患者,除了辩证的中药外,每位患者乌鸡白凤丸午服1丸,只是说明书剂量的一半。

若病重药轻,有杯水车薪之嫌,病势难以控制;若病轻药重,则恐诛伐太过,以致损伤正气

 

3、副作用大毒性大的药宜轻不宜重

比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代表性药物为泰诺林、百服宁;布洛芬的代表性药物为美林”

孩子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以减少药物副作用。服泰诺林后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度,可服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是通过肝脏解毒,24小时剂量过大造成急性肝衰竭。美林中的布洛芬时通过肾脏解毒,有肾毒性。它会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由于腹泻引起的发烧,如果处在脱水状态引起的肾脏损害还更加严重。

所以两药交替使用,避免一种药服用剂量过大。

高血压的药,降血脂的药都有副作用,应从最低剂量开始服用。降不下来再适当调高剂量。但不能长期按最高剂量服用。

比如钙通道阻滞剂络活喜,吃一片降压效果不理想时,一般不增加络活喜的用量,而是换药或加另一靶点的降压药,比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缬沙坦(代文)。这样可以降低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西药的说明书中会注明毒副作用,凡是注明孕妇婴幼儿禁忌的药,你都要小心。

尽量不选口服液,因为液态的药都含防腐剂。

中药副作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详见博文《有毒副作用、致癌性的药用植物》

 同类药尽可能选副作用小的药。比如治疗胃病的泮托拉唑、吉法酯是胃药里副作用最小的。黄连素治疗急性发作的胃炎几乎没什么不良反应。治病就像打仗,兵器库里那么多兵器,何必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兵器呢。

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

4、何时停药

中药不是大米饭,不能天天吃,月月吃,中病则止,剩下的,靠饮食调养。就像火车进站要提前刹车,到站再刹车就过站了。

即使需要长期服药,也要间隔一段时间。降压降糖降脂药除外。

姜良铎:所有的非处方药都要吃吃停停,不能长期吃。

有些患者在病愈后还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认为这样便可以保证病断根,不会复发。其实,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即使是中药汤剂也要按量服用,如果剂量超标,很容易引起头晕、头胀、腰酸、乏力等副作用,曾经就有人因超量服用带有毒性的中草药,造成毒死的惨剧。

 中医说是药三分毒,这个毒指的是中药药物寒热性质的偏颇,正是因为这种寒热偏颇的药性,才能用来调节纠正我们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疾病。但是如果医生诊断错误,用药不当,或用之过久,用时不考虑脾胃功能健全与否,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损伤脾胃,不利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

无论中药,西药,藏药,苗药,100%的药物都有毒副作用。

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纯天然,100%的药物都有毒副作用。

关键是剂量。

能杀死癌细胞的药,非常多。

但同时不杀死患者的,不多。

《余听鸿医案》有“药积”医案。

孟河有一人,面黄腹膨足肿,喜服药,每日服药一剂,方能安寐,无论寒热攻补之剂,服之皆宜。后孟河贾先生诊之,用茯苓八两,桂枝一两,煎汤十余碗,令其欲饮则饮,欲溲则溲,必一夜服尽。溲出如屋漏水,色兼红紫,而腹膨足肿俱消,再服异功散等健脾之剂,而病霍然。诸医不解,问之。贾先生日:此药积也。问用苓、桂何意。贾先生日:病积在腑,药为无形之积,当洗其肠胃,涤而去之,并非奇法也。此事费兰泉师亲目见之,故嘱余志之。

 

中药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久服有害。

《血府逐瘀汤》—— 非瘀血致病切勿轻尝!

  王清任: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加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

 原方作者已在其书内清楚给出血府的位置及说明,其血府便是横隔之上,主动脉静脉交汇之处,此处瘀血的确会引起很多奇怪的症状,甚至会牵连心肺。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饯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栈半 牛膝三饯

 

 此方大队的活血,破血药物,附加少量的行气药物,以气行则血行之理。如确实是由于瘀血致病,效果明确,两三天即可病愈七八。如果由于其他问题而导致出现某些类似淤血的症状,万不可滥用此方,而很多未清楚诊断而推荐使用此方半月甚至整月的医生,犹如杀人。

 

 《医林改错》

 

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下放,用此方一剂而愈。

 

 气血如环无端,行于全身肌表,身体的任何问题,都会引起气血的运行不畅。而有时,就会出现类似淤血的症状,比如气虚而血不行,也就是所谓的气滞而引起的瘀血,比如痰饮阻气导致的瘀血,甚至积食,感冒,肺炎等等都会出现胸部的症状,很多时候十分类似瘀血导致的病情。

 而很多朋友,按着自己的情况到网络查证,按照所谓的舌下络脉法,青筋法,等等人云亦云的诊断方法,不停的对号入座,误以为自己瘀血致病。便盲目服用此方,损血耗气而不自知。

 原方作者首条便说明,无表证,即外感。无里证,即伤食。无气虚,无痰饮。方可用血府逐瘀汤治之。

 

说到滥用血府逐瘀汤的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其强大的活血和破血效果。

 

诸如肝肾虚弱,气血虚弱,脾胃消化不良,逆气上冲,等等,如果并非心胸瘀血而导致的,一般不能使用血府逐瘀汤。

 

《当归补血汤》—— 滥用唯恐伤血又助热!

 一般来说,古代这个方子都用在快速失血的情况下,比如内伤下血,妇女崩漏等等,必须先补气把血固住,不然是治不好的。而当归和黄芪的药性都是向上的,所以才不会继续的下血,崩漏。

 因为现代人的饮食情况和劳动情况来看,很少人,尤其是很少年轻人,有真正的虚证,大部分都是情绪压抑和饮食不节制,导致的经络能量阻塞,也就是气郁拉,肝郁拉,痰饮拉,等等看起来虚弱,实际上堵的死死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最不能吃的就是补药,尤其是黄芪,人参这种专门补气凝痰之品。经常在用当归黄芪类的药物后,出现头晕,头痛,上火,腹泻等等。这些情况,都是很明显的误用补药引起的副作用。

 

 

《二陈汤》—— 化痰燥湿, 此方只能治痰饮之标,而不能治本。很多时候,滥用此方,会引起不必要的损伤,难以察觉。

 

 关于半夏的误用和药材的伪劣,半夏一直独占鳌头。很多医生在开方时,见痰治痰则入大量半夏,以其化痰,其实半夏只性降逆气而顺降,并非化痰之用。古云见痰不治痰而治气,此其意也。

 其实目前大多药房都是劣质的,甚至是用水半夏冒充的假货。生半夏有毒,炮制不当的半夏有毒。

 

 《小建中汤》—— 一碗又湿又热的汤!

 

以桂枝汤做底,加芍药和麦芽糖。温中散寒,而补营滋阴。对应的人是精血枯槁而中运无力,而感受外寒。形成了阴不足以滋胃,阳不足以散寒的情况。所以才有了此方。

 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以年轻人来说,小建中很少适合。尤其是男性朋友。很多人有痰,口水多,大便粘腻,饮食相对正常,这种情况下,小建中不要轻易尝试。

《四物汤,四君子汤》—— 销量最高的养生药!

总体来说,四物汤专治血虚与血瘀夹杂,而气分不虚,脉细而有力者。四君子则专主气虚无力运化饮食,脉软弱而无力者。饮食如常者,四君子勿乱服。气分不顺者,四物汤勿乱服。

四物汤。

白芍,川芎,当归,熟(生)地。此四物皆血病之药,方解繁杂,而误用至今。

张璐曰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剂,非调补真阴之的方。方书咸谓四物补阴,遂以治阴虚发热,火炎失血等证,蒙害至今。

四物并非为血虚而设,初服通血络,则血似滋长,为当归川芎通络散肝之效。并非脾胃生血之效。久服过通而反伤血络,并耗其气。

四物为女科调经之神方,虽有穿凿,亦可用也。然现代人生活繁杂,月事经久,自然有瘀血之处,四物以加减治之,似乎可行。然血通既撤,不可妄自久服。而为医者,必查其气分之通畅与否。妇人思虑耗神,多有气机不通之处,此则不可用四物以治之,更损其气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