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今天寒露,听最美的节气诗词

 青玉421 2019-03-19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寒露,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全年第十七个节气。一个月前是白露节气,彼时阴气渐重,在草叶上出现了晶莹的露水。四季(春夏秋冬)与五行(木火金水土)对应,秋属金,金色白,所以用“白”来形容秋天的露水。随着一天天冷下去,今天到了寒露节气,顾名思义,就是露水变得明显寒冷了。

今天推荐的这首诗,叫《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九月初三正好也在这个节气里面。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个节气,写的从夕阳西下到新月升起这个时间的江水,可能写的是长江,当然也可能写的是钱塘江,甚至是别的江。但多半写的是长江。

前面两句写了夕阳斜照江面的场景,“一道残阳铺水中”,“铺水中”而不是“照水中”,因为夕阳接近地平线,就像轻轻地把光线铺在水面上,亲切、柔和。“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碧绿色,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唐代的长江不像现在泥沙那么多,唐代的长江是一条清澈的大河,所以夕阳没有铺到的地方是碧绿色的,夕阳铺到的地方是红色的,很形象吧。后面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月亮像一张弓,都很可爱。在诗人白居易眼里,“寒露”节气,夕阳下的长江,草叶上的露水,天上的弯月,都很美。这种美,是他轻松愉悦心情的写照。

重阳节也常常在这个节气,比如2018年。九是最大的阳数,两个九,九月九,就是两个阳数,所以叫重阳。写重阳节的诗歌很多。“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出自下面这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是重阳的习俗。其实秋天天高气爽,都适合登高。秋天一过,天寒地冻的冬天就要来了,那时出门都不方便,不要说登高了。等到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春游,那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所以,赶紧出门走走。古人登高,思古想今,往往充满了悲怆之意。比如杜甫《登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节前后,寒露节气,菊花开了。菊花是这个季节的主人,也是一年之中最后开放的花朵。寒冷之中开放的菊花,被古人赋予了隐逸、高洁、超凡脱俗等很多美好的含义,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花之一。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露——听韩可胜讲节气诗词 来自宝宝念诗 00:00 0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