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漫步人生esa50k 2019-03-19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字最初的形态)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庙位于临汾南约3公里处,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帝的庙宇,又称三圣庙。其规模面积之广阔建筑之雄伟,历为全国尧庙之首。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庙内有很多建筑细节都与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关。尧庙内有一条路被称为龙凤之脉,这是 尧宫甬道,从大门一直通到广运殿,全长300余米,两侧全刻龙凤图案,龙和凤均为尧舜时期的图腾,又是中国古代的吉祥之物,这条 尧宫甬道,是象征着吉祥的龙凤之道。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平民百姓,凡到此处,心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最早记载于《古诗源》一书,相传采集与尧时期襄汾席村,是我国最早的诗歌之一。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井——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开始定居生活,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称为市井文化,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五凤楼” ——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 “柏抱楸”和“柏抱槐” ,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广运殿” ——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内安放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掌管山岳祭祀。后稷,主掌农业。羲和,天文学家并掌管历法。皋陶,主管刑律,据说“画地为牢”就是创造的。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蟠龙图雕 ——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这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尧都华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

尧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开始

尧庙处还有一处特别之物是“中国帝尧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发现比它更大的鼓,因此又被成为“天下第一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两面均由整张牛皮制作,2000年已被列为世界吉尼斯纪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