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儿艳阳高照,路面上都是斑驳的树影,边走边看,心想着,春风总算是给满城的树啊,花啊,茶啊都绿了。 乘着春风,找老友喝茶去。 这位老友是个北京人,满嘴的京腔,没事还爱哼两句,姹紫嫣红开遍……只是别人唱的牡丹亭,在他嘴中就成了“花下鬼”了。 每回跟他喝茶,也跟坐在老北京的茶摊上似的,尤其是看他拿盖碗出汤的时候,跟过去老北京冲茶汤的师傅像神了。 不过此茶汤非彼茶汤,老北京师傅做的茶汤是用糜子面冲出来的。 在冲制时,非熟手不可,那些老手,开水出口,碗口和壶口距离有时在一二尺的地方,开水全部入碗,点滴不外溢,而且说止即止,一次冲熟,厚薄合乎要求,从来没见过加水再冲,或冲坏一碗再换一碗。 若是碰上个技巧娴熟又爱炫技的师傅,那一套功夫行云流水下来,能让列为看官们叹为观止。 这位老友在用盖碗冲泡白茶时,也爱炫技,但无奈技巧不够,皮厚来凑,常常烫的龇牙咧嘴,也不肯说,硬忍着。 每次看他那副囧样,都忍不住笑话他两句,无奈他仗着皮厚,不怕烫,就是不听,且随他去吧。 不过茶友们在泡茶时,可别像他这样,泡茶时,技术到位,求稳便好。 盖碗泡茶,说难也不难,但又不能说它简单,尤其是在出汤时,一个不小心可能一泡茶汤就毁于一旦。 出汤时,到底有什么诀窍呢?茶友们赶紧搬来小板凳,端来一杯茶,村姑陈这就来跟各位说说出汤那些事。 《2》 首先,选择大小合适的盖碗 盖碗泡白茶,首要条件是要选择体积大小适合的盖碗。 有许多喝普洱的老茶友,家中多的是160毫升或者220毫升的大盖碗,这种大盖碗泡普洱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但十分不适合泡白茶。 泡白茶时,选择100-110毫升的白瓷盖碗足矣。 这种标准白瓷盖碗,胎壁薄,散热快,端着不烫手,而且重量轻,装满水也不重,即使是体弱如黛玉,娇嫩如飞燕的女茶友,也可以毫无负担,轻轻松松的驾驭。 不像那些粗陶茶具,为了看起来古朴,有质感,一层一层的在胚胎上糊泥浆,外面还要雕刻上花啊朵的,看上起满是古韵,但一用起来,就极为不适,烫手必然是躲不过的,总之不实用。 反观白瓷盖碗,不仅轻便,而且是敞口器形,口大沿宽,很轻易的就能握在手中,出汤容易。 沸水倒入碗中,盖上碗盖,食指按在顶端的帽钮处,稍微让盖子倾斜一点,盖子和碗沿呈30度角,端起来出水,汤水便呈瀑布状倾倒出来,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思,干净利落。 可见,标准的110毫升的盖碗,使用起来快捷方便,有不至于坐杯,也不会使茶汤苦涩,影响后面几冲茶汤的口感。 而且白瓷盖碗的价格很亲民,即使是泡茶技巧不熟练的茶友,也能放心的拿它练手,磕着碰着了也不会心疼,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烫伤了自己。 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盖碗也一样,不需要高贵典雅,宜茶宜家最重要。 《3》 其次,注水方式要用对 在跟大家讲注水方式前,先来跟大家讲讲泡茶时的准备工作。 前些日子,受邀去一位刚入门的新茶友家中喝茶,她才刚入茶门不久,好容易学会了泡茶,特地让村姑陈去看看她的技术如何。 刚坐到茶桌前,就被惊呆了。 她家的茶桌,简直就是灾难现场,上面摆满了化妆品、零食、还有一些外卖盒子,她却毫不在意,将这些定西一股脑的推在一边,收拾了一块狭小的空地出来,摆上茶具,便开始烧水泡茶了。 水烧开之后,她慢悠悠的提起壶,再慢悠悠的将水注入盖碗,再慢悠悠的把壶放回去,正准备慢悠悠的出汤时,碰到了桌边的化妆品,她又慌不择路的去收拾桌面,之后出汤。 茶汤入口,满嘴的苦涩,那鲜爽的滋味早就不复存焉。 所以,在泡茶之前一定要将茶桌上零零碎碎的杂物规整好,再将盖碗,水壶,公道杯,茶巾等,都需要摆放在自己最为趁手的位置。 之后再烫壶温杯,称茶取茶,烧水泡茶。 水沸腾后,立马端起水壶,揭开杯盖,将滚烫的沸水注进盖碗。 这时,茶友们就要注意注水方式了。 【低处注水,将水壶靠近盖碗】 冲泡白茶时,需要将壶嘴尽量低的靠近盖碗和茶叶,让茶叶均匀的浸泡在沸水中。 一定不要悬壶高冲。 悬壶高冲,是从高处将水注入,受重力的影响,从高处湍急而下的水流,重重的跌在干燥的茶叶上,会水花四溅,容易溅湿桌布。 而且如此滚烫的沸水,溅到自己或者客人手上或者身上,将人烫伤,可是得不偿失之事。 另外,若是冲泡粗枝大叶的寿眉,寿眉干茶很容易就能将110毫升的盖碗内部空间占满,如此密集的枝叶,用悬壶高冲的方式,很难冲泡开。 总之,一定要从低处注水,让每一片茶叶都可浸泡在水中。 【环壁注水法】 环壁注水法,是主要针对白茶散茶的注水方式。 在注水时,提着茶壶靠近碗沿,沿着盖碗内壁画圈似的注水,不过这个圈是螺旋状的圈而不是圆圈,正常情况下,画两圈半到三圈即可。 环壁注水,旨在均匀的让热水淹没茶叶的枝和茶梗,让每一片茶叶,茶叶的每一处都可以被均匀的打湿,让茶叶释放出最完整的滋味。 尤其是冲泡寿眉,白牡丹这类枝叶相连的散茶,更是需要环壁注水才能让干茶均匀的接触到水分,释放出鸦片内蕴藏的营养物质。 这样一来,冲泡出的汤水,口感醇和甘甜,香味浓郁芬芳。 【注水速度要快】 注水时,可千万不能像上述的茶友一样,慢悠悠的倒入,必须要快。 第一滴水接触到茶叶时,注水结束,时间要尽量快,否则茶与水的时间延长,就会使茶汤变得苦涩。 光景不待茶,茶友们还是要快些注水。 《4》 最后,完美出汤 注水完成后,先别急着将壶放回去,最好一手拿着壶,一手抓起盖碗就出汤。 这样快速出汤,能够减少白茶与沸水的接触时间,从而保障茶汤口感清爽甘和,不苦不涩。 许多茶友在出汤时,都会因为调整不好杯盖,而耽误出汤时间,或者怕烫了手,出汤缓慢,总之出汤时,手法掌握不熟练。 这时,茶友们就要好好看看下文的出汤手法,勤加练习。 出汤前,抓紧时间调整还杯盖,食指按住食指按住杯盖盖钮,大拇指和中指,抓扶碗沿,这样,三个手指间,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将盖碗抓牢。 ![]() 之后,提起盖碗,快速将盖碗翻转120度,手心朝外,对准公道杯,将茶汤尽数倒出,让茶汤顺着碗沿开口,迅速的落入公道杯中,最后,调整出汤方向,将盖碗底部的茶水,彻底倒出。 若是不在最后调整方向,隐藏在重峦叠嶂般叶片深处的茶汤,不会轻易沥干,就会导致前一泡茶汤风味不够,后一泡茶汤分为过于浓郁。 而且快出汤,还可保证茶叶内的物质有规律的释放,每一冲析出的物质都是刚好的,茶汤滋味也是适宜的,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不多不少,适合就好。 于茶汤也一样,不浓不淡,合适最好。 是以,在出汤时,一定要保证快准狠。 不仅出汤要快,还要赶紧利落的全部倒出,还要准确无误的倒在公道杯中。 这样泡出的茶汤,才是香的,鲜的,甘的,活的。 ![]() 《5》 泡茶,能将茶泡出好滋味,方是爱茶之人的追求。 只需将茶桌收拾赶紧,备上素净大方的白瓷盖碗,注水时将每一片茶叶浸泡在适中,这时,便可出汤了。 出汤时也一定要快、准、狠。 老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这句话同样适用在白茶身上,尤为是出汤。 出汤晚了,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茶汤就会苦涩,还会影响茶叶内物质释放的规律,因此,在出汤时一定要快,在出汤前,一定要选好茶具,用对注水方式,方可顺利出汤。 只要冲泡手法掌握之后,买上好茶,细细泡上,随时都可品茶白茶的鲜爽淳和。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