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山石刻

 阳帆2b7nrd5uvt 2019-03-20

 写在前面:

石刻是刻字艺术的大宗,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国文化、文字变革而发展;它与考古、书画、雕塑密切相关。

中国文字最早刻画的是象形符号,石刻文字与物像是石刻的两大类。中国石刻主要分为两大类:自然形刻石和工艺造型刻石。自然形刻石分为摩崖刻石和碣石。工艺造型刻石,故名思义就是碑、墓志、石柱、石器、造像等造型刻石。

当然,石刻还有自殷商以来的甲骨文石刻、汉唐以来的文化碑林等等石刻文化,具有古、多、精、美的特征,承载了丰富的华夏文明。

鸟瞰太平山/曾祥辉摄

太平山石刻主要集中于两类,一是摩崖石刻,其中有摩崖造像和摩崖石刻文字;二是石刻碑文、墓志。

太平山的摩崖造像主要是佛教菩萨造像,共有二十余尊。在息影洞内的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这些石雕像,不似其它佛地的西域印度菩萨雕像,鹰鼻深目、容貌奇特、表情凶恶,而是中土人像:慈眉善目,面貌慈祥,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雅,是典型的汉域佛形象。想是太平山长老闭关修禅、悟道的陪伴吧。

禅堂悬崖下的佛龛  摩崖菩萨像

息影洞上面的祖堂,有三尊摩崖造像。中间的神像高3米,体宽0.9米,面部尽毁,右手自腕部断裂,身披金色迦娑;右侧菩萨高2.9米,体宽0.95米,面目沉静,身披禅衣,是一尊女菩萨;左侧的也是一尊女菩萨,发簪高绕,右手兰花,神态庄重。三尊造像均被火烧烟熏,镀金的外体破败不堪;想是动乱年代激进留下的历史印迹!

禅堂悬崖下的佛龛  摩崖菩萨像

在观音阁西侧禅堂下面的悬崖上,有一凿开山体的石窟群,共有六个佛龛以北向南依次排列。中间的石壁上,有四个大小一致的双层圆拱佛龛,线条流畅,雕刻精细;第一、二个佛龛内还雕有并列两个圆拱形佛龛,构思巧妙,结构新颖,图形优美;第三个佛龛高1.6米,宽1.38米,深0.55米,内有一造像,像高1米,宽90厘米,佛像头部被毁!

绝壁上的观音阁(资料图片)

太平山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观音阁下的东西岩壁上,首推在东壁高数十米悬崖上的每个字数米见方的阴刻“太平山”三个大字,原在笔划内填充金色,当太阳升起时,数里之外可以望见,金光闪耀;岁月沧桑,丹霞地貌自然地风霜雨雪侵蚀,金色不在,字却依旧苍劲挺拔。

观音阁西侧的绝壁,高约二十余米,东西宽约四十余米,从下逐渐向峰顶收窄,地势险峻,奇险无比。此绝壁,是太平山摩崖石刻的主要集散地!

摩崖上的题字

这些石刻,有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从西侧到东缘,有数十条。最西侧的石刻两字已难以辨认。这些石刻有赞美太平山乃佛教修炼之地的如“禅峰”,此二字数米见方,年代悠久,字的笔划间已长满青苔,笔划的棱角已被岁月浸蚀;有清光绪年间贡生王家柱题写的楷书“云海古寺”四字,古朴苍劲;有赞美太平山奇特自然风光的“华夏奇峰”、“群峰独秀”;还有禅修境界的“澄目洁心”、“古刹钟声醒迷徒”等。

松月塔

太平山石刻第三类就是僧侣墓葬碑铭、石雕了。虽然太平山山下的祖塔在大动乱年代被损毁殆尽,但依然寻找到了被毁祖塔的十余块有部分文字的残碑,给我们研究太平山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在这里延续提供了珍贵的记忆资料。其中最珍贵的要数山上的“松月塔”。

松月塔是大清光绪年间太平山宏松大禅师的寝陵。宏松大禅师充满传奇的一生、为太平山成为佛教名山居功至伟,本人将另有专述。

松月塔为三层石塔。由地脚层、一层石碑、条石间隔层、筒瓦层、二层石碑、条石间隔层、筒瓦层、三层石碑、条石间隔层、佛球顶组成,塔高4.2米。

一层石碑西面碑铭为宏松等五位禅师的名讳;左侧碑铭为宏松等在太平山佛教徒的班次与名讳;右侧是《慈松传》。 

松月塔二层的碑铭主要是云龙入海图、蝙蝠石雕等石雕作品。

松月塔第三层是《波罗密多心经》精要碑文,为湘鄂川边区佛教寺庙所仅见!

【作者】刘锦刚

【编辑】叶   红   彭  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