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6-30)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雪”和“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4)寄蜉蝣于天地,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吾从而师之。 11.(1) 读书读到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十直流到脚上。(句意正确、全句通顺1分,关键字三个“欲"、“引”和“股",各1分。) (2) 苏秦说:“唉!人如果穷困落魄,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一旦富贵显赫,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句意正确、全句通顺2分,关键字“则"、“不子”、“亲戚”和“盖”各1分。) 12.①(4分)。高诗描写了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2分);李诗描写了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2分)。 ②(4分)高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含有思乡之情(2分);李诗中一句“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的明月,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2分)。 13.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