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高人入市

 昵称九头鸟 2019-03-20

本文参加了【各行各业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每天不管春夏秋冬晴天雨天总是顶着一顶破旧竹编斗笠,穿着一件对襟短衫,腆着肚子,嘴角叼着半只香烟,慢条斯理优哉游哉度了过来卖字画的矮胖老林。在小街最西头开一间店铺,取名“趣阁”。一进门是一张作画的木案。堆满盛着颜料的瓶瓶罐罐。案子上面墨迹斑斑。三面墙上挂满山水画。看上去倒也峰峦重叠山清水秀浓淡相宜。和张大千关山月大师的画也差不到哪去。至于皴法渲染意境寓意画内之法画外之功。则是行家里手业内人士咧咧的事。外行人看个热闹也就行了。随便问问价钱,令人咋舌:三千。这年头人们信奉的是金钱,追求的是财富。哪里去找那种骑着毛驴浅吟低唱赏花品月的风流雅士。谁肯花这个钱当冤大头。难怪问到生意如何时,老林头用地道的老北京话自嘲:“有吃的没地住,有地住没吃的,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甭管咋说,在这条街上也算是高人入市,给这条小街增添了文化色彩了吧!

高人相继入市。

午后闷热,小街冷清。一高个子花白头发的男人轻步迈入店铺。

我没有马上曲意逢迎,是因为看了商界最前沿人士蒋某的营销讲座:“当客户走进你的店铺,你不应该马上贴近,与陌生人应保持两米到两米五之间距离讲话,过于贴近,人得本能会产生警觉而使客户避让,对话以后逐渐接近”。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我在三米以外开口讲话:“您好!这是我们公司最新产品,欢迎惠顾”。男人嘴里嗯嗯回应着,右手横拿着的一把纸扇捋直贴在裤边,弯腰凑近小车眯眼细瞅。我上前进一步继续介绍:“该款车型主要特点是小巧,能折叠,可以放进汽车后备箱,汽车伴侣车中宝”。“不错不错,我还真是没有见过”。高个男人回身向我打量,我看到在花白头发下面是一张清癯的脸,疏淡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睿智的眼睛,双唇轮廓分明。年龄花甲开外。气宇庄重,神情凝练。绝非凡夫俗胎等闲之辈。伯乐会相马,吾辈能识人。“我看您一定是国家大干部”。“老百姓,老百姓”男人恭谦地回答更坚定我的判定。“你是哪里人呀”?他心不在焉地往前移动着,将纸扇在手中轻轻拍击。“邯郸人”,“哦,我汉中人”。他已走到前门,此时我不想和他谈生意,倒想和他聊聊。顺手拈来一把座椅。“坐下聊聊天吧”?他顺势坐下,两人相见如故,无拘无束扯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他姓赵,是陕西汉中地区飞机制造业高管,厅局级干部。退休闲居北京。

说到初来北京的感受,都有“身在闹市,颇感寂寞”的共同点。赵公排遣寂寞的方式是舞文弄墨,制作了一只如椽大笔,每日凌晨爬起,在小区广场饱蘸清水,恣意挥霍。并聚集了一帮老叟,终日谈诗论画,优哉游哉,不亦乐乎!赵公自嘲这种生活方式为:“一群老狗乱喘声,半瓶墨水已够用。”随后一阵朗爽大笑。琴棋书画本是我年轻时仰慕的生活,不知为何,愈老愈俗。不过此景还是在我心中激起了一番涟漪。话题自然转入诗文。赵公给茗佳茶行写的对联:“乌龙望月毛峰上,红袍观音云雾中”七字对联内镶五种茶叶名。可谓唯妙惟肖,足见赵公之才艺。不过观音冠以红袍,不够贴切。听完我的评注,赵公微叹:“所言极是,毕竟茶叶名有限。”根据我对诗词创作的体会,我推测说:“如此上乘的对联,恐怕也得耗费您一两宿的心血吧?”。“岂止一两宿,有时十天半月还凑不出来。”我为他的苦吟感动,借用诗人贾岛的名句附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彼此间已觉心灵相通。

话题从电脑谈到网络,从网络谈到今年湖北高考状元一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古体长诗。话题又从国家大事谈到毛泽东,从毛泽东谈到毛泽东诗词。赵公说:“毛泽东十三岁写的诗可就不得了呀!”我知道那首诗叫“咏蛙。边起身给他倒水,边说:“幼年就露出霸王之气”随即吟咏:“独居池塘如虎啸,绿柳荫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说完,我知道第一句有口误,赵公随即更正:“独占池塘如虎居。”彼此已是应答默契。灵犀相通了。此刻两人陷入一段短暂的沉默,却使我感觉“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互在品味对方的意韵。我忽然想起读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段体会,随口吟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至此嘎然而止,加重口气重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赵公说:“山舞银蛇好理解,原驰蜡象不好理解,初读时总感觉不贴切,当时毛泽东是在山西写的这首诗,后来我到了山西吕梁山区,吕梁山区的山不是连绵起伏,而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山头,状如馒头,一下雪果然一派原驰蜡象的景观,”赵公叹曰:“读诗意易,辨诗味难呀!”

谈兴正浓,一顾客进门询价,意未尽,赵公欲出门辞行。我欲留又止,改口说:“初次相见,想烦老兄劳累给小店题写一副对联,不知有无雅兴。”赵兄连连答应,又询问一些细节,告行。

数十天了,不见前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想:千里有缘来相会,他会来的。他一定陷入长考,碾转枕上,夜不能寐,不得上品不罢休,绝不会粗制滥造敷衍我。

真正的高人后来才见到。

店铺斜对面还有一家字画店铺—锦珍书画。多是画马,有天马行空图,八骏图,饮马江川图。烈马嘶鸣,奋蹄扬鬃。颇有徐悲鸿之遗风。店主姓陈,名锦生。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从事美编,现退休。听完我的夸赞后,他竟然平静地说作品都是他夫人画的。使我深感意外。一种对艺人的崇敬心理使我一直想一睹他夫人的芳颜。多次造访画店,渐渐熟悉。一天他拿出夫人的一些照片给我看。方知夫人是国内小有名气的画家—卫国珍。我曾经在刊物上见过她的作品。照片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与他的合影;有徐悲鸿夫人与她的合影及为她的作品题词;有她举办国内画展的剪彩。照片上的她显得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文字介绍:1943年出生山西临汾,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老陈说她是个画痴,古稀之年,依然笔耕不辍。愈发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天遂人愿,一天上午,一向笑眯眯从我店铺走过,随意打声招呼的老陈没来,使我不时探头瞅瞅他家店铺开张没有。约九点钟,影影绰绰看见他家店内有一个身穿红色连衣裙的人影在晃动,便出去查看。店内一个胖胖的女人在忙活,擦擦桌面,摆摆座椅。低头时只见头顶白花花一片。我估计定是老陈夫人卫国珍。走进店内自我介绍:“您来了,我是老陈的朋友,卖电动车的。”她抬头打量我:“听老陈说过,网上有您公司的网站。“是的。”“您看我画了这些画,老陈也不管,孩子们也忙,要不放到您网站上卖卖。”我听后略感意外,本来是想领略一下艺术家的风范,满足一下艺术熏陶的情趣。没想到艺术家一开口就言商。只好慌忙承偌。随后他拿出一些图片资料给我,多数是她的作品。

中午兴冲冲地回到家,向正在吃饭的女儿着实炫耀了一番。女儿低头边吃边看,突然丢下饭碗咯咯咯大笑不止,搞得我莫名其妙。“马上发财,马上发财,你看。”顺着手指指点处,最后一幅作品,一匹温顺的小马低着头,马背上铺着金灿灿的鞍鞯,鞍鞯上一个男孩头顶着一个小山包似的大元宝,落款:马上发财。我不禁哑然失笑。在这个团结起来向钱看的年代,钱能使鬼推磨,钱能使艺术家迎合世俗。嗟夫!悲鸿若在汗颜矣。

没几天,小街西头两间空闲房子又挂满了字画,隔窗望去,苏东坡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幅字画写的龙飞凤舞;仿欧阳修的小楷字幅工工整整;仿瘦金体刚劲疏朗。

家家抱荆川之玉,人人捏灵蛇之珠。

高人相继入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