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资格 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二、从业资格 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通过鉴定(评定)或考试取得,供用人单位参考。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称为“水平评价类”资格。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 三、执业资格 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必须通过考试方法取得,考试由国家定期举行。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称为“准入类”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 四、具体区别 为便于理解和记忆: 职业资格=(从业资格 + 执业资格) 从业资格=水平评价类资格 执业资格=准入类资格 那么又有同学要问了:准入类与水平类资格有什么区别呢? 用通俗的话讲,准入类资格就是必须持证上岗,所以俗称执业,没有证书就被排除在门外了,“含金量”较高。 而水平类资格就是只代表从业者的水平和业务能力,供用人单位参考使用,“含金量”不如准入类资格。 再说白一点,没证书但确实能干这个活计的,用人单位认可也行。水平类资格不强调必须持证上岗,所以俗称从业。 具体到安全生产领域 注册安全工程师=准入类资格=执业资格 安全评价师=水平评价类资格=从业资格 今年年初,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将职业资格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大类,在每项资格后面均注明了该项资格是属于准入类还是水平评价类。二者没有任何交叉,只能属于其中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39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其中准入类35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其中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