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冠希线下约架黑粉,他果然还是那个热血的刺头少年啊!

 取反加一 2019-03-20

01

孙笑川粉丝与陈冠希的魔幻闹剧从年初一直上演到了现在,在ins互喷,挂人,跨平台diss之后,陈冠希的微博与ins就成为了狗粉的第二个家。

最初狗粉丝还只是玩梗,一些旁人和当事人都看不懂的梗,这还能接受。

可到后来,言论越来越激进。

还会提及当年的“艳照门”事件,把无辜的陈冠希和几位女性拉出来再调侃一下,顺便再加一句“加VX,全套资源。”

这还不算完,在陈冠希发表他女儿Alaia的照片时,还会有下面的言论。

之后的事情就是线下约架了,一位狗粉丝在ins上给他留言:我要是在洛杉矶看到你,一拳给你打趴下。

陈冠希二话没说,直接和对方约好地点和时间,带着老婆秦舒培一起去赴约了。

不仅约架,还在网上直播了过程,在直播里他说道:

“你可以说我,但不要说的家庭和我的女儿,因为我会找到你的”。

极其荒谬,但又极其真实。

在2018年GQ的采访中,他说“有了 Alaia 之后,我好像一下子变得很老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55岁的大叔。但我对于世界更有安全感。”

女儿Alaia是这个桀骜不驯的男人不可触犯的底线。


陈丹青有一句话:“这是老一代叛逆者、摇滚客、愤青、激进分子、文痞、画痞变为善良父亲的时刻,是他们砍杀一生,佛前滚鞍下马的时刻。”

当一个男人成为父亲那一刻,他立地成佛。

当网络世界的喷子伤害他的家人时,他也可以重拾屠刀。

已经年近四十的陈冠希,果然还是那个热血的刺头少年啊。

02

公众人物被网络暴力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躲在屏幕后面人均自闭的键盘侠并不忌讳用最锋利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无处发泄的情绪。

可大部分的公众人物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气不过的最多发几个律师函,用线下约架来解决问题的,陈冠希还是第一个。

其实这是可以预见的,在Vice对陈冠希的采访中,陈冠希表达过一个观点:

这里的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也代表着网络空间。

所以,他会很在意别人在ins上给予他的反馈。

他讨厌有人在他的ins下面发广告、讨厌有人散布负能量的东西,每每说起这些还会一脸不屑。

他更讨厌有人躲在屏幕后面,用极其肮脏的言论,说自己与家人的坏话,因为他知道那个账号后面不是冰冷的机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明天几点在哪里你知道啊”

“来找我啊,跟我说啊”

“你敢吗?你敢不敢?”

键盘侠当然不敢,如郭德纲所说,他们需要在一个不需要承担后果的网络世界里发泄。

郭德纲的应对是“这东西你没法控制,赚的钱里面有一半都是挨骂的钱。”

而陈冠希的应对就截然不同:“你让我不爽,我不管,我就要反击你。”

这条并不过分的处事原则放在公众人物的放大镜下,似乎已经让我们习惯了陈冠希以“充满戾气”的形象出现在大众媒体面前。

低情商、没脑子、傻X成为了他近些年扯不掉的负面标签。

03

回顾这些年的新闻,我们会发现他处理矛盾与冲突的标准简单而粗暴,

——你让我很不爽。

老实讲,这是很蛮横的一条标准,因为这句话完全是按照陈冠希的主观感受来的,大众意义上的“对”与“错”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就像人物周刊在写陈冠希时用过的一句话:“成为公众人物就像住在一个巨大的鱼缸里,来自外界的审视时刻存在。陈冠希从未尝试与这种审视和解。”

其实他有试图和解过。

时间推回到2008年,“艳照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陈冠希身着西装,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向社会各界就“艳照门”事件道歉,整个过程干脆冷静,没哭没闹,他承担了后果——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

后来,陈冠希试图以正能量的行为求得大众的原谅,2012年,陈冠希报名参加了自己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香港渣打马拉松,堪称亚洲最虐赛道。

陈冠希以3小时55分完赛,却因为调换了不喜欢的号码牌被取消成绩,人们说他“活该”“死性不改”。

赛后被媒体用“洗地”的字眼来揣度他的用意,他很无奈“我只想做好的事,不知为何也会变成负面的事。”

阿娇有了新男朋友,张柏芝有了新动态,都会有记者问起陈冠希怎么看,只要他有任何看似不愉快的反应,说出表达自己不满的词汇,都会被视为爆粗口,登上娱乐版块的头条。

他越是恼怒,就越会被记者们诱导发问,这几乎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不管如何,总有人会挑刺,这个世界对他总是充满了敌意。

就像他在《嘥气》中唱的那样,“我身上发生的事物变成你的文字游戏,恶性报道惯性羞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艳照门事件以及之后的恶意中伤对于他最大的影响就是——

让他不得不以最本真的面貌面对这个世界,后来的他索性就这么做了。

当然,他也需要资本,从娱乐圈的浑水中挣脱之后,他开始专注于潮牌事业以及自己的嘻哈音乐,当事业逐步有所成就之后,他有了嘻哈精神中“keep it real”的资本,他只想要“自由与真实”。

他像一只被围困的野兽突然挣脱了牢笼,他厌烦了被这个世界条条框框的束缚,厌烦了被别人定义的“对”与“错”裹挟——又或许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对错之分。

他开始反抗,开始在这个世界毫无顾忌地横冲直撞。

他会与偷拍的狗仔发生正面的冲突,这些年发生的烂事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

2014年,他发现有狗仔尾随自己偷拍,随瞪着双眼,一脸凶狠地质问狗仔:“你一直跟着我什么意思啊?”

他敲打着车窗,有一些气急败坏,“看,狗仔,狗仔就是这样吗”,仿佛那一瞬间能够透过他的眼睛看到这些年来世界给予他的诽谤与中伤。

会因为在机场面对女记者言语的挑衅与诱导性的发问,情绪失控,大爆粗口,反拍记者。

他对着女记者说:“你们只会播不好的东西,我是烂人来的,谢谢大家”。

他会因为林志玲抢走了自己老婆秦舒培的时尚资源,几次沟通无果之后,用极其愤怒又出格的字眼在微博上破口大骂。

尽管微博发出之后,他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各界人士喷成了筛子,最后不得不删掉这一条微博。

他也会在Ins上暗指和嘲讽余文乐的品牌抄袭。

因为香港潮人、GODFREY KWAN—I.T创意总监GodfreyKwan在ins上分享了一件来自余文乐主理品牌MADNESS的外套。

之后,陈冠希留言评论:“sadness”(难过)、“but everyone need to make a living”(但谁不是为了谋生呢)、“newslave”(新奴隶)。

他会因为女主持人说错了嘻哈教父“Snoop Dogg”的名字,而开怼主持人:“Snoopy Dog?Snoopy is a cartoon character”。

因为他觉得,主持人既然要聊嘻哈音乐就应该做功课,否则就会像是“假如今天要聊芭蕾,我来做主持人”,那这会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会在机场因为一个大叔插队,随手把大叔的身份证甩飞,然后不顾形象地在机场大厅和大叔大吼大叫,互扯衣领,场面火爆又滑稽。

事后被带回警局处理后续问题,代价就是直接耽误掉温州的演出。

同样的,他还会“傻乎乎”地线下约架狗粉丝,也会正中下怀地和狗粉丝在Ins上互喷。

会被狗粉丝评价“认真你就输了,你个铁憨憨。”,会被路人评价“他为什么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没脑子的”。

其实,一个人按照自己想法活成这样,外界的评价、大众意义上的对错都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他也无需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说他幼稚也好,说他装也好,说他低情商也好,说他没素质也好,说他拿真性情做挡箭牌,都可以,他并不在乎。

因为他一直都在做一件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

这是被严重社会化了的,带惯了假皮面具,所谓的“情商很高”的我们无法理解,也绝不敢做的事情。

04

VICE给陈冠希拍摄的的纪录片,我看了最少20遍。

很喜欢这个年近四十还浑身充满棱角的男人,喜欢他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

我有问过我自己为什么喜欢陈冠希,不是因为他引以为傲的嘻哈音乐,不是因为他惊为天人的颜值。

而是因为他的横冲直撞,更是因为我的怂。

一个很残酷的真相: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做一个为所欲为的成年人。

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持表面的和平,需要自己退一步来维护各自的体面,需要战战兢兢地面对这个世界的风吹草动,不敢大声喧哗,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人越长大就越怂,越长大越矛盾与纠结,越长大越难以做自己。

可每次看到陈冠希在大众媒体上出现都会让我眼前一亮,就像自己对生活进行了无力的反抗,就好像只要他还是那个热血的刺头少年,我就永远没有向生活彻底屈服。

我想,如果有一天,陈冠希不再是那个横冲直撞的刺头少年,变得世故圆滑,变得平平庸庸,我心里那一小块热血与莽撞也会跟着崩塌得无影无踪。

陈冠希啊陈冠希,你就带着我们这群怂人刻意收敛起来的勇敢与莽撞,用近乎扭曲的理智围困起来的热血与锋利,

——继续在这个不是那么讲道理的世界上横冲直撞下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