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家国的对联

 杏坛归客 2019-03-20

  对联如乡贤家训,富有引领教诲作用,也颇有情趣、智慧与启迪。品读先贤对联,有时恰如读史、读家训,意在言外,受益匪浅。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这是明人海瑞的自题联。海瑞做事果敢,做人坦荡,这副对联也如其人,不圆滑,不含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自题联。这副对联显示出的正是高超的处世哲学。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这是徐特立撰写的一副对联。这位革命老人,曾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老师,骨格铮铮,告诫谆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推陈出新(原联为明人所作,下联为“辣手著文章”),一个“担”字道出了共产党人的有胆,一个“著”字突出了共产党人的有才。

  有所为,有所不为。眼界决定了境界,而心态有时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状态。少些莽动,多点淡定;少些奢望,多点淡泊。试看以下几副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题联。“有容”才能有为,“无欲”才能无私。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这是悬挂在冰心居室中的对联。当时,年轻的冰心身在异国且在养病,借这副对联寄托沉沉的离愁与静静的期盼。爱得悠然,生活得淡然。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人历三朝(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才具三绝(诗书画)。当县官时体恤下情爱民如子,不当官了就街头卖画自食其力。磊落光明,不掩饰。这是典型的士大夫气质,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珍重。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家喻户晓,书中有这样一副对联,称得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宣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从容豁达,不苛求。

  “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宽厚待人天地广。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谦逊处世成就高。

  “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 

  知足常乐日月长。

  “仕而优则学”。有闲的时候,翻翻书,品味一下对联,悦目赏心,怡情养性,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