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聪宪 ⊙单位 / 浙江省人民医院 先看两个临床和超声表现类似的病例: 病例 1 患者男,56 岁,因扪及右侧胸部皮下条索状肿物 3+ 月伴疼痛加重 2 天就诊。查体示皮下肿物伴触痛,活动时牵扯痛加重(图 1)。
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胸部皮下可见一管状无回声,呈串珠样,管壁清晰(图 2),CDFI 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 3),PW 示低速静脉血流(图 4)。
病例 2 患者女,33 岁,因右上臂下段扪及条索样肿物伴疼痛 1 周就诊。查体示肿物轻触痛,活动时稍加重(图 5)。
超声检查发现右上臂皮下可见一管状无回声,呈串珠样,管壁清晰(图 6),CDFI 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 7)。
讨论 这两个病例最终均考虑为 Mondor 病。 Mondor 病又称胸腹壁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以病变部位突发性疼痛和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少见病,系受累部位皮下的大静脉局部非感染性硬化性血栓闭塞性静脉炎及静脉周围炎。 本病好发年龄为 30~50 岁,女性较多见,易累及胸腹壁静脉、腹壁上静脉和侧胸静脉,也可累及腋窝、上肢和阴茎。 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区域突发的局部疼痛和紧缩感,活动牵扯时加重,患部可触及沿血管走形的长短不一的硬条索状物,可有分叉,触痛明显,压紧条索两端,在走行部位上出现沟状凹陷或嵴状隆起。 超声上,病变部位皮下浅静脉因血栓膨胀而显著扩张,呈多处狭窄的管状无回声,形似串珠,管壁清晰,内部多无血流信号显示,在病变后期可因静脉再通后出现血流信号。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无需治疗,多在 6~7 个月内自行消退。 学术主编 / 刘德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