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超声表现 病例分享

 小玄子mix 2020-02-27

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性疾病,病变静脉的管腔内同时出现了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静脉血栓。这个时候,炎症和血栓狼狈为奸,让病变范围不断地延伸和扩大。血栓性浅静脉炎跟感染、创伤、静脉置管、注射高渗液、硬化剂或者某些药品有关,也跟患者长期卧床、血液呈高凝状态有关系。

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累及下肢的浅静脉,特别是曲张的小腿浅静脉,同时,也会累及上肢、胸壁、腹壁、腹股沟、阴茎等地方。其中,累及胸腹壁的情况下称为Mondor氏病,由法国的外科医生Henri Mondor在1939年命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个Mondor氏病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但是却跟乳腺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遇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多加小心。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血栓性浅静脉炎虽然累及的是浅静脉,但还是有一定的几率会发展成深静脉血栓,而导致肺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血栓性浅静脉炎这个疾病。

图1:显示的是Mondor氏病常累及的静脉通路:A为腹壁上静脉,B为胸腹壁静脉,C为胸外侧静脉。

如果血栓性浅静脉炎反复发作,或者迁移到不常见部位的时候,比如说上肢、胸壁这些地方,我们就要高度的怀疑,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胰腺癌、胃癌和肺癌。这类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恶性肿瘤的早期征象,被称为“Trousseausign of malignancy”,也就是Trousseau征。

说到这个Trousseau征,我就要提起一位杰出的法国外科医生——Armand Trousseau。Trousseau在18世纪的60年代,就发现这个Trousseau征呢,和恶性肿瘤之间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预见性的提出了恶性肿瘤可以引发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导致血栓的形成,而不是单纯的由炎症或者机械刺激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之后Trousseau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都证实了这个观点:恶性肿瘤会激发全身机体的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栓可以随机的出现在全身的各个地方,而不是只局限在常见的下肢。

对我们这些超声大夫来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症状对我们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体表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再结合超声表现,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诊断出血栓性浅静脉炎这个疾病。

PS:”红、肿、热、痛“分别指什么?

红,是指病变区域沿浅静脉走行的红斑,一般宽约1cm;

肿,是指受累浅静脉体表可触及,为质地较软的条索状肿块;

热,是指病变区域局部皮温升高;

痛:是指病变区域局部有触痛感。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超声表现有:

★局部浅静脉的内径增宽,管壁增厚,管腔内充满低—中等回声(这个回声主要跟血栓形成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CDFI在腔内探查不到静脉血流信号,局部探头加压后管腔不可被压闭。探头向受累的浅静脉两端延伸,可以探查到正常的浅静脉,管腔内充满静脉血流信号,局部加压可以压闭,加压后血流速度加快。

★最后,由于受累的浅静脉周边有炎症和渗出液,所以,周围的软组织层可表现为肿胀,回声增强,伴有少量不规则的片状液性回声区,CDFI可以探查到少量的血流信号。

最后我附带了一个病例让你加深理解:

一位产后两周的年轻女性,在左手背浅静脉置管后出现了局部”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

图2:是二维长轴显示左手背局部浅静脉内径增宽,管壁增厚,腔内充满低回声。周边软组织层肿胀,回声增强

图3:是二维短轴显示局部浅静脉内壁增厚。周边软组织层内可见少量液性区。

图4:是CDFI显示局部浅静脉内未探及血流信号。

图5:是CDFI(同一支)显示相邻浅静脉腔内血流信号充盈。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血栓性浅静脉炎这个疾病。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性疾病,病变静脉的管腔内同时出现了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静脉血栓。它主要累及下肢的浅静脉,特别是曲张的小腿浅静脉,当它累及胸腹壁的情况下,我们要警惕患者会不会同时存在着乳腺癌的可能。如果血栓性浅静脉炎反复的发作,或者说迁移到不常见的部位,我们就要高度怀疑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