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3 每周一案 欢迎来到第35期的每周一案,今天图图将为大家讲述的是双目干涩的案例。大家经常看手机或者经常熬夜是不是也有此现象,那么跟图图一起来看看案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吧! 冯某,女,37岁 。 【初诊】2011年3月7日。 【主诉】双目干涩4年,大便干3年。 【现病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干涩、酸,视力无影响,在某院诊断为“睑板腺堵塞”; 3年前出现大便干结如羊屎,1次/日,排便困难,须服通便药;小便可;纳可,眠安;经带可。舌淡红,苔白厚,脉细。 【既往史】乙肝病史10年。 【中医诊断】肝肾阴虚,肠失其濡,目失其润。 【处方】生地30g,山萸肉10g,生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生白芍30g,当归10g,槐角30g,大黄10g,(后下) 炒卜子10g,麦冬30g。15付,日1付,水煎服。 【二诊】2011年3月23日。 服药13付后效显,双目干、大便干较明显好转,余皆可。舌红,苔白厚,脉细。 【处方】上方去大黄,加决明子30g,石斛15g。25付,日1付,水煎服。 【三诊】2011年4月27日。 服药后诸症皆好转,现在觉得在空调房间见光时眼干涩,余时正常,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细。 【处方】生地30g,山萸肉10g,生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生白芍20g,当归10g,北沙参30g,石斛15g,菊花10g,(后下) 枸杞子10g,槐角30g,决明子30g,炒卜子10g,麦冬30g。25付,日1付,水煎服。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且肾阳肾阴为各脏腑阴阳之根本,兼有乙肝病史伤及肝体,肝肾不足则目失濡养,而出现干涩酸楚。 患者继则出现大便干结如羊屎,排便困难,正为肝肾阴虚之甚,又影响其肠,肠失濡润,腑气壅塞不通,该升不升,欲降不降,五脏六腑之精更难以上行,使目失其润。 立法则用补肝肾、通腑气,处方以六味地黄丸补肝肾之阴,且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大黄、炒卜子以通其肠,兼用生白芍、当归敛阴补血,润肠通便不伤其正,服药后疗效显著,解病人之所苦。 图 图 提 问 时 间 01 该病中医诊断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肝肾阴虚,肠失其濡,目失其润。 02 处方以_____来补肝肾之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六味地黄丸。 03 肝阴虚的表现主要是_____。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症。 编辑 | 邓君怡 校对 | 杨梦琴 主编 | 曹 珂 总编 | 张正印 (参考书目:张磊主编《医案医话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