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逸璞石话》之“石价漫谈” 关于奇石价格的文章,真是不好写。因为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不是清高,而是无能。也试着下过海,但总是被灌满肚子爬着回来。 展自2019中国-石家庄第十六届观赏石博览会哈密市观赏石协会精品展厅的这方新疆泥石“龙榻”(规格:22X9X5CM),以6.8万元的价格易手石家庄赏石名家王华健 一 现在有的石头成交价达到数百万,这自然是好事,对推动赏石走向高雅艺术殿堂,提升赏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经济价值不能完全代表艺术价值,但高价位的东西,其艺术价值肯定不会低。 二 常遇到请我给石头估价的朋友,我说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行。如果是捡的,卖个几十,几百元挣个辛苦费;卖个几千上万元发个小财。如果是买的,有赚头就行。因为石头不像瓷器、书画有可比性,什么年代的(古董);什么人的(书画),哪个窑的(瓷器)。石头每一件都是孤品,包括又臭又硬的那一块;每一块都有千万年的历史,包括绊了脚的那一块。真正是绝品,就不能轻易出手,否则对不起天之珍宝。 三 也听到有人卖了石头,又后悔骂娘,因为买石头的又卖了更好的价钱。在这里,石头被作为商品,而商品也只有在流通的过程中才会升值。农民种了一个季节的菜,经过菜商、批发商、小贩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升了多少倍,这大家能接受,对石头在交流过程中升值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这样比喻不一定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在艺术品市场,这种现象更是常见,很多作者一生贫困潦倒,但收藏其作品的却发了大财。更何况赏石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唯一的天之宝物,应该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何况今天很多石友靠石头发了家,并不贫困潦倒。 四 《石友》杂志曾收到一个信息,说在某石展上有一个标价一亿元的石头,希望给予宣传。我们没有报道,因为这一价格是如何定的?是哪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作的价?有什么依据?好石头应该有好价钱,但更要有好价钱的依据。如果是已经成交的,那自然应该大力报道。 五 每个人对自己的石头都比较偏爱,遇上有人问价,不知道如何报价,报得低,舍不得,报的高,又怕人笑话。应该多看看石展,多转转市场,了解自己石头的档次,这样报出的价大致不会错。 六 决定一个石头能否卖个高价的原因,应该具备“稀、奇、古、怪”的特征。其他都好理解,“古”字需要解释,这“古”指的不是年代,而是石头本身反映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感觉。决定价格高低的另一个因素是购买者的承受能力。遇上一件好的石头,有一定经济实力,价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也只能望石兴叹了。承受力还包括心理的,有人高价拿了石头,又耿耿于怀,不能平衡。也有人因为一时犹豫不定,而造成遗憾。商品有商品的价格规律,石头的价格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如果定价离谱,就会让人贻笑大方。作为商品只要卖出去,就是价值的体现,如果价太高卖不出去,那还是一块石头,或者说是一件藏品。所谓有价无市,也是空的。喊个天价,也只是让自己高兴。但如果是不想卖,那另当别论。 八 石头的价格还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有关。即谁买,谁卖,在什么地方买,在什么时候买。具体说就是在河滩和在石友家买不一样,在石店和石馆买不一样,平民买和老板买不一样,爱好者买和送礼买不一样,平时和特殊时不一样。 九 作为商家需要给石头定位,是卖给玩家还是卖给送礼的。卖给玩家定要文化气息浓,卖给送礼的,一定要色彩鲜亮,内容吉祥。 (文中图片选自2019中国-石家庄第十六届观赏石博览会,图文无关)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