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们是否会为孩子有偏食习惯而发愁?偏食会引起儿童营养摄人失衡,对生长发育不利,但就是找不到纠偏的好办法。即使求助于医生,似乎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纠正儿童偏食,关键要找出自己孩子偏食的原因,只有消除了导致偏食的因素,偏食才可能得到有效的纠正。那么,引起儿童偏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1、想吃啥就给啥 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2、零食不离口 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毛病,会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的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3、父母“包办”喂食 孩子1岁左右就应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但有的孩子4~5岁了,大人还坚持喂他,以至影响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4、边看电视边吃饭 这是许多小孩的“通病”,电视中精采的画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未吃饱,孩子易靠零食来补充。 5、未把握饮食时间 孩子刚睡下,或刚玩完,就让孩子吃饭,准备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会影响孩子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6、食物单调 有的父母习惯常做一种饭菜,或者孩子爱吃什么,就总做什么,吃腻了,偏食也就形成了。 7、父母偏食 有的父母本身有偏食习惯,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在孩子面前常说这不好吃,那也难吃,有可能影响孩子学大人的样。 8、烹调不合口 尽管买了许多好东西,如烹饪技术太差,做得没有滋味或缺乏变化,孩子不爱吃,不感兴趣。 9、餐桌上争吵不断 父母关系失和,常在餐桌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吃饭时会精神紧张,没有食欲,也会诱发偏食。 针对儿童偏食,具体怎么办呢? 父母的职责 按照以上偏食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应过分溺爱,由着孩子自己的意愿,应养成良好的饮食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独立进食习惯,同时,也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宝宝肠胃消化,激发宝宝食欲。 医务、保教人员的职责 针对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医务、保教人员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治疗,做到以下几点。 ①主动接近体弱儿童,和他们真心交朋友。 ②引导儿童增强上进心,争当“乖娃娃”,树立荣誉感。 ③以鼓励方式让儿童自觉改变偏食、厌食不良习惯,并给予语言表扬。 ④通过编、写、画、讲形式,让儿童明白偏食、厌食的坏处,自觉与正常儿童比赛,健康进餐。 ⑤饮食精心安排,色、香、味适当,激发进食兴趣,引导刺激食欲。 |
|
来自: 假面人k0hq30l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