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道陵建立道教之初,这种宗教信仰被称为黄老道,黄老道是以道家清净养生、无为而治为主体的思想去治理世界,这里的“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道教推崇黄帝是得道之神,在文书中,黄帝有灵宝黄帝先生、中岳嵩山黄帝真君、黄帝中主君、黄帝解厄神君、黄帝土真神王、玄清洞元黄帝玉司道君等名号。 道教把黄帝视为第一个祖先,最早的神话传说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也是许多道教中所记载的。广城子授予黄帝长生不老的修行要义,天真皇人给了黄帝济世度人之典籍《度人经》,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黄帝于荆山之下,鼎湖之上,飞九丹成,乃乘龙登天也”。 道教的祖先是老子,大约2500年前,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就是后世的《道德经》,道教尊重他为道家教义的创始人,道教将其视为“道祖”。在东汉末期,道教依靠道教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本土宗教,还把《道德经》视为圣经,尊老子为“道祖”,又称“道德天尊”或“太上老君”。 道教的教祖是张道陵天师,东汉张天师修道在龙虎山,丹成之后,率领弟子在这片土地上传道。太上老君给了张道陵天师盟威之道,并授予经典、斩邪剑和玉印,张天师创立了道教的前身五斗米教,因此,他被视为道教的教祖。 道教的十大洞天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许多著名的山川一直被认为是精神修炼的圣地。“洞天”意味着山上有洞穴可以到达天空,洞穴是指道教的仙境,被认为是众神居住的地方。道士们住在这些地方,希望可以得道成真,道教有十大洞天,《天地宫府图》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帝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全真派有三大祖庭,即山西永济的永乐宫;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和北京的白云观。 重阳宫是中国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埋葬的地方,因而得名重阳宫;永乐宫又称大纯阳万寿宫,全真道的三大祖庭之一,原址位于中国山西省芮城县永镇乐,供奉全真祖师吕洞宾;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一,它也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自元代以来,它一直是全真道的“第一丛林”。丘处机西行见忽必烈“一言止杀”,拯救了世界,元太祖赐邱祖居住在此掌管天下道教,因此声名远播,全真道在邱祖的领导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