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 《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作者是美国人约瑟夫·J·埃利斯。 美国国父们在建国后的政治分歧 政治力量:
分歧一:废除奴隶制 北方希望解放黑奴,获得自由的工业劳动力;南方希望保留奴隶制,维持种植园经济。 对阵双方: 1、富兰克林的废奴派:尊重《独立宣言》,尊重黑人的人权; 2、杰斐逊和麦迪逊:搁置争议、维持现状; 结局:国会通过议案,将废奴的讨论,交给各个州自己来处理,不在联邦层面解决:最后导致了半个多世纪后的南北战争。 分歧二:美国债务问题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是否需要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是否应该接收州政府的债务,本来发到老兵手里的债券,倒卖是否合法; 对阵双方: 1、汉密尔顿,认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要偿还债务,这样才能维持政府信用,联邦政府应当接收州政府的债务,至于老兵债券被倒卖,是正常金融行为,不该被追究; 2、麦迪逊和杰斐逊:为了维持州权独立,州债务不能交给联邦政府;老兵的债券被倒卖,属于不公正的行为,应当被追究; 结局: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做了一个交易,汉密尔顿同意麦迪逊建都华盛顿,麦迪逊同意汉密尔顿把州债收归联邦政府; 后续:国父们的争执越来越大; 分歧三:外交方向 与曾经的敌人英国结盟,还是去支援曾经的盟友法国 对阵双方: 1、华盛顿、汉密尔顿:从经济利益出发,亲近英国; 2、杰斐逊:从道义角度出发,亲近法国,要参与对抗反法同盟; 结局:与英国签订《杰伊条约》,关系正常化,不与革命法国绞在一起,避免美国拖入欧洲大陆的纷争。 后续:华盛顿不再继任总统,创立了总统任职期的惯例; 正面影响: 1、政治和平运转,没有发生政见不同就兵戎相见; 2、两党制的基础出现; 3、创造了另一个政治传统: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 负面影响: 1、首开政治交易之先河,出现了很多政治掮客; 2、恶化了政坛风气,政治家开始利用媒体,打击政敌。 解读 | 刀劈三观抱老师,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播音 | 张煜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