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 |《黑匣子思维》:如何改变思维,从失败中重生?

 zxwxp 2019-03-20

为什么人总难以面对失败?如何改变思维,从失败中重生?




听书笔记



《黑匣子思维》作者马修·萨伊德是《泰晤士报》专栏作家。他曾经凭借自学考试,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专业,他在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在《黑匣子思维》里,马修深入到了商业、医疗、司法等各个领域,探究它们应对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从中得出了一套正确看待失败的方法。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获得英国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的强烈推荐。


第一、 什么是黑匣子思维?


黑匣子的作用是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详细数据,一旦飞机出现故障或者意外事故,通过检查黑匣子,专家们就可以得到详实的数据,从而找到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进而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这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进步的思维方式就是黑匣子思维。黑匣子思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我们在未来能否改善和进步。


第二,我们为什么不能正确面对失败?


这个背后的心理机制叫做认知失调。一般来说,人们对一件事的理解是长期一致的。但是,如果生活里出现一些新的证据,和我们原本的理解发生冲突,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认知失调,有些人会彻底否定这些新证据,而不是改变自己错误的理解。


这是因为当人们受到质疑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犯错是一件可耻的事。我们不愿意相信自己是无能、是愚蠢的,不愿意让自己在别人眼里变得不靠谱,特别是对于那些接受过多年教育才终于爬到行业顶端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更加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


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从事工作的使命性。

2,事情的重要性。

3,就是事情的困难程度。


第三,应该如何培养黑匣子思维,正确地面对失败?


有两个关键:

1,要有一套正确的机制,帮助人承认错误,并且做出改进。

2,就是要培养对失败的正确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