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成功的距离,就在思维方式上

 茶境 2017-10-15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这种状态最终导致我精神濒临崩溃,长期处于极度自卑状态,我有差不多10个多月的时间无法工作。


那段时间对自己的满意度为零,在家里做西红柿炒鸡蛋,有一小点的鸡蛋撒到了外面,我直接就把锅扔到地上,然后一边哭一边自责,“怎么连这么一件事都做不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得很蠢。


人不会一辈子都陷在低迷里,但是曾经没有解决的问题往往依旧会重新袭来。


差不多是2013年的时候,我那种自我怀疑状态又来了,开始在豆瓣上发牢骚,有一个豆友就跟我说了一番话:


当年轻的你遇到难题,受阻消沉时,请不要试图反省并把一切归因于自我,进而设法改变自己,你需要做的只是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然后解决问题就行了。简言之: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


猛然之间,那些困扰在我脑海中地迷雾猛然间都消散了。


这是多么朴素的道理,但在此以前,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一切。


其实,所有的一切,仅仅是因为我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有所改变。那就是对失败这件事的看法上。


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然后不敢尝试、挑战,往往会陷入死循环,那就是死路一条,而把失败看做是试错过程,那么似乎失败就完全不可怕了。


正如本周即将共读的《黑匣子思维》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人们分成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者,一种是固定性思维者。成长型思维者总是能发现机会,而固定型思维者则总是会归因于自我能力。


成长型思维者不会给自己设限,他们解释失败和错误时,会认为这都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换句话说,成长性思维者可以规避思维陷阱,他们能把失败价值最大化。





那么到底如何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者呢?成长型思维还有哪些好处?《黑匣子思维》都做了完美的解答。


黑匣子我们大家都知道,它就是飞行记录仪,是用来记录飞机在飞行中的各种信息的,目的是在飞机失事后,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失事的原因。


所以,所谓“黑匣子思维”就是成长型思维的另一个说法,它是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


成长型思维者推崇精益创业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讲究不断试错,持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需求与卖点;


成长型思维者知道利用思考工具,懂得运用随机对照实验来排除影响和不确定性,从而在复杂情形下,更理性地做决策;


成长型思维者明白边际收益的巨大威力,知道如何分解任务,各个击破,深刻地明白优化细节是如何改善整体的。


某种程度上说,我走出低谷,正是因为朋友这种“黑匣子思维”影响了我。我相信你读过后,可能也不会为搞砸事情而消沉了。也不再会耻于失败、回避失败了,相反,你会学会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