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PI与CPI相关性降低,原因何在?

 xm风帆 2019-03-21

一、历史PPI与CPI走势

历史上,PPI与CPI基本保持同向。在1998年11月至2000年8月、2002年2月至2004年11月、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PPI的分别回升9.6%、12.3%、7.7%和15.7%,对应的CPI也均出现回升。价差并未太大。

2012年PPI先后经历了降幅持续扩大、再收窄、最后快速转正,多数时候处于通缩状态,而CPI则维持在稳定水平,多数时候处于温和通胀区间。两者价差持续扩大,相关性降低。

二、二者同向变化原因

PPI与CPI作为不同领域的价格代表,它们的变化都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同时二者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有时候因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会触发PPI突变,那么会影响到CPI变化,称之为PPI向CPI传导;同样,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触发CPI突变的时候,反过来也会影响PPI变化,称之为CPI向PPI传导。

2.1 PPI向CPI传导的路径

PPI反应生产环节的价格,而CPI反应消费环节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变化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扩散,最后到达消费环节。

传导路径主要有三种:

注: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工业原材料如钢铁等,农副食品为生活资料统计在PPI中。

2.2 CPI向PPI传导的路径

当消费端需求旺盛的时候,推动消费领域价格上涨,产业链下游对上游需求增加,导致生产环节价格上涨。

2.3 宏观基本面良好下二者相互促进

宏观基本面良好时,工业生产扩张自然提高工资水平,推升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增加自然提高工业品需求,推升工业品价格,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因而总需求走强对消费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具有共同促进作用2012年以前,GDP与CPI、PPI几乎同向变化,尤其CPI。

三、二者不同向变化原因

3.1 产业链并非一一直接对应上下游关系

大部分CPI覆盖产品和服务并无PPI覆盖产品作为直接上游对应的关系,需要较长的产业链传导。尤其占比20%以上的食品项里的农产品更是没有直接的上游,而服务项的成本项来源复杂,包括各种工业产成品,而且人工成本(不在PPI与CPI范围内的宏观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在这样的结构下,价格在产业链传导上并不是直接的

CPI食品项与PPI:2016年以来并未同向变化,甚至呈现出负相关,源于PPI与CPI产业链不存在一一直接对应关系。

CPI非食品项与PPI:保持同步但幅度小源于PPI向CPI非食品部分传导不畅。

以上也说明PPI与CPI的食品项和非食品项相关度结构有分化。

3.2 CPI食品项与PPI趋势分离原因分析:二者产业链非一一直接对应

3.2.1 粮食、猪肉、蔬菜价格影响角度解释

CPI食品项主要受粮食、猪肉价格影响,近两年来蔬菜价格对CPI影响也较为显著。

一方面,随着规模化养殖占比的提升,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升,猪肉价格在下降。

另一方面,因暖冬天气导致一季度蔬菜价格超预期回落。另外,粮食价格方面较为稳定。

但追究根源,造成猪肉、蔬菜、粮食价格变动的一些影响因素都不是在PPI统计之列的,比如天气、政策控制、人力成本等。

3.2.2 劳动力转移角度解释

工业价格上升一般与工业生产扩张伴随发生,如下图所示,最终迫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即一般情况下,工业扩张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同时,劳动力转移也迫使城镇居住类价格上涨,导致CPI居住类价格提高。

但2012年以后,工业增加值一直处于低位增长,工业并未随着PPI加速扩张,最后非农劳动力增加量并未加速上升。按照劳动力转移机制,工业用工需求较弱,并没让农产品中的人力成本项继续上涨

3.3 CPI非食品项与PPI同步幅度小原因分析:部分产业链传导不畅

3.3.1 价格管制

以电力为例:根据《电力法》,我国电价由国家管理为主,企业协调定价只是一种国家确定电价的前置条件。因此,煤炭价格上涨后(生产环节,体现在PPI上),国家电网无法将电价(消费环节,体现在CPI上)按照成本等比例的调整,电力价格仍然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来。

3.3.2 供给端集中度不高,中游竞争激烈,转移成本能力有限

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内来自其他小厂商的竞争日益激烈,五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占比近三年逐年下降;即需求端较为旺盛,厂商却无法通过涨价转移钢材成本的上涨。

3.3.3 消费端需求未见快速增长,叠加供给侧改革

近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下降,说明消费端并未出现大幅度需求改善。而生产端价格持续上涨,说明涨价不是来自于消费领域的需求。那么明显来自于其他领域,比如政策。近期政策主导下的基建扩张,或许就是原因。

供给端:供给侧改革阶段,政策控制下会导致产量对价格不敏感,供给缺乏弹性。

如下图,2016年以前工业增加值与PPI呈线性关系,而2016年以后,工业增加值并未随着PPI的上涨而增加。政策控制下的价格上涨并未使产量扩张,受到基建需求的冲击,需求端的波动全部由价格承受,因此造成PPI快速上行。微观上看,钢价上涨,而高炉开工率并未上升,验证了这一点。

需求端:消费端未改善,使上下游传导处于不畅的状态。

没有定价权的下游企业承受价格上涨的痛苦,导致盈利状况恶化,而上游企业如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受益此轮价格上涨行情。

从上中游和下游的营收及利润增速比较来看,上中游利润增速明显好于下游,上游营收增速在提高而下游没有变化。此现象符合消费低迷造成产业链机制传导不畅的结论。

四、展望

1、PPI:下半年会因为产能出清后,政策对供给侧改革稍显放松,产量对价格敏感性提高,以及房地产下行的影响,预计PPI会有所回落

2、CPI食品项:因蔬菜价格已在低位,或有回升趋势,猪肉价格因存栏量继续上升而下降,粮食较为稳定。劳动力转移方面会因为房地产下降及工业扩张提速较慢,工业用人数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预计CPI食品项有回升趋势。

3、CPI非食品项:因为消费增速不高,能源价格低位徘徊,上游限产领域产量或放开导致价格不再继续上涨;同时叠加消费升级,服务项价格继续提高,预计CPI非食品项低位徘徊或上行。

综合看来,预测下半年PPI回落,CPI温和或有上行通胀趋势。

1、历史上,PPI与CPI基本保持同向。而2012年两者价差持续扩大,相关性降低;

2、PPI与CPI同向变化原因来自于二者互相传导,同时又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

3、PPI与CPI不同向变化的原因来自于:

本身价格指数构成所在产业链并未一一直接对应或者链条太长,如CPI食品项的蔬菜、猪肉等;

以劳动力转移角度解释来看,PPI上涨而工业生产没有扩张(工业增加值增速维持低位),农业人力成本没有因为此次PPI上涨而快速上行

价格管制、供给端集中度不高导致PPI从产业链途径转移价格到CPI非食品项的能力被削弱;

此轮PPI上行来自于政策上施行供给侧改革导致产量对价格不敏感,基建的扩张使生产领域价格上涨而量不涨,推动非政策领域工业成本上行。而并不是消费端需求上升,因此与CPI非食品项的相关度较低。

4、最后,预计下半年PPI回落,CPI温和或有上行通胀趋势。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