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生性息肉(HP) 最常见的胃息肉,占所有胃息肉的28-75 %.随着年龄的增长,HP的发病率就越普遍。一般认为是粘膜损伤后过度再生的结果,常发生在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恶性贫血、邻近溃疡和糜烂处或胃肠造瘘部位。增生性息肉可以发生在整个胃。通常直径小于1.5厘米,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也可以是无蒂或有蒂。息肉表面的小凹通常是扩大的,表面充血。息肉较大时,覆盖的粘膜常呈红色、易碎,息肉顶端可能有小的糜烂或溃疡。 NBI+ME:增生性息肉,表面腺管拉长。 例1 HP切除后再发高分化腺癌 增生性息肉行ESD治疗 8月后复查内镜可见疤痕处再生HP,活检无恶变。 3年后复查胃镜 术后病理:高分化管状腺癌 2、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占所有胃息肉的47%。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与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加有关。胃底腺息肉是单发、多发、无蒂病变,发生于胃底和胃体上部。其形态特征为腺体囊性转化,壁细胞和主细胞排列。内镜检查,胃底腺息肉呈玻璃状,透明,无蒂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病变多发,在任何年龄的男女患者均可发现。多数散发性胃底腺息肉不是癌前病变。因此,内镜治疗散发性胃底腺息肉是不必要的。 2mm大小玻璃状、透明、无蒂息肉 2mm大小玻璃状、透明、无蒂息肉 5mm大小透明亚蒂胃体息肉 多发性胃底腺息肉 NBI+ME:胃底腺息肉,息肉表面可见血管扩张。 3、炎性纤维息肉 炎性纤维息肉可以在整个胃肠道找到,但最常见于胃窦和幽门部。息肉以梭形细胞、小血管和炎性细胞增生为特征,常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内镜下,它们是界限清楚的、孤立的、小的无蒂或有规则凹陷的有蒂病变。对于较大的息肉,病变表面糜烂,常被观察为SMT。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都是偶然诊断出来的,而且息肉在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因此,局部切除是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 4、错构瘤样息肉 胃错构瘤性息肉由增生的腺体组成,腺壁上复盖着腺泡状上皮,并被平滑肌分支状核分隔开来,并伴有深腺部的萎缩。错构瘤性息肉的内镜特征是有带蒂的圆形息肉,表面充血和渗出。 1cm大小亚蒂息肉 6mm大小亚蒂有息肉,表面糜烂 8mm大小亚蒂息肉,表面糜烂、渗出 胃窦部1.5cm大小有蒂息肉,表面充血、渗出 胃窦部大弯处15mm的山田IV型息肉,表面被正常粘膜覆盖的病变,表面凹凸不平。 病理:可见大小不同的囊泡腺管 表现为SMT的错构瘤样息肉 5、幼年型息肉 胃幼年息肉很少被观察到,而且常常发生在幼年性息肉病的初期,不管是在胃部还是在整个胃肠道。胃息肉通常是多发的。他们可以在任何年龄出席。幼年型息肉病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特别是在结肠中,但胃中也可能癌变风险。 幼年型胃息肉病。在整个胃窦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无蒂的息肉。 幼年型胃息肉病。在整个胃体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无蒂的息肉。 6、Cowden’s Disease Polyps Cowden’s Disease Polyps也称为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owden’s Disease Polyps患者患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加。近75%的Cowden’s Disease 患者会发生消化道息肉。 7、Cronkhite-Canada Polyps Cronkhite-Canada Polyps通常与胃肠道其他部位的病变同时发生。无法区别幼年和增生性息肉,只有在有脱发,指甲萎缩,或色素沉着的临床证据的情况下才能诊断。 在整个胃部可见多发的轻度隆起的和充血的息肉(胃窦) 在整个胃部可见多发的轻度隆起的和充血的息肉(胃体) 8、Peutz-Jeghers Polyp 大约49%的Peutz-Jeghers Polyp患者会发生胃息肉。然而,也可能偶尔发生。罕见的报告Peutz-Jeghers Polyp患者会发生胃癌。 (参考文献略,本公众号纯属个人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有好的病例和交流请长按以下图标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