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科学地卖橙子,如何科学地买橙子

 zopoba395 2019-03-21

对于吃货来说,能一眼辨别出又好又实惠的食物,几乎是一项必备技能。

不过好吃的这么多,做到样样精通还是有点难度。虽然身为资深吃货,靠近脐橙故乡,耳濡目染,,每年秋天全家专业吃橙,深以为炼就火眼金睛。不过真正做起来发现里面猫腻比我想得要多得多。

首先,我一直以为橙色就是橙子成熟的颜色

难道不是像这样!?

也对也不对。对于加州橙子来说,可能是的。日照充足,再加上多年品种培育,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品质统一。放在超市里面黄橙橙一片非常诱人,大小也都一样的。

不过国内的橙子大多还是农民一家一户承包果园,虽然果园有大有小,但年产10万斤就算很大的农户了。再加上中国的橙子产地在成熟季节都是以阴雨天气为主,最后的黄色都是成熟之前一两周日晒出来的,自然颜色就没那么黄。

大概这个水平算是正常。

大小不一颜色不同,这个好像和超市里面看到的不同?

嗯,我也是到了产地发现大部分商家还有这种操作:

颜色好办,染!

这个倒也不是什么秘密,几乎每年都会有媒体报道。

大小靠分拣,有专门的选果机

这个本身倒没什么。不过这就有个问题,如果机器选果会对果皮产生损伤。可能会让果子更不容易保存。另外一般为了卖相更好一点会在选果的同时洗果,把地里的泥土灰尘洗掉。这样也会一定程度上破坏果皮自带的保护层。

一般商家或者果农为了减少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失,选果之后会人为给果子打蜡,甚至泡药!

这么说吧,打蜡可以将果子的保质期延长一倍左右,泡药的果子放一年没问题!对于当地的二道贩子们来说,这个选择题的答案也就没什么悬念。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当地卖果子的也不太在意,药水配方随手可得,貌似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在一些果农专业指导资料里面有详细说明。

这些药水成分名称太长,高中化学不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肯定不能吃!而事实证明不仅不能吃,而且大部分有害。况且也没有什么监管,具体用什么厉害药水也不一定都跟书上写的一样。下面是09年的新闻报道,随手一搜很多

好了,我们第一次上山的时候二道贩子带着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脐橙的整个生产供应链,看完后我心都凉了。不知道这么多年都吃了些啥,写遗书的心都有了。

不过既然看到了就得做点什么,几年前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用我们的方法试一试。

过程有点复杂偶尔带点狗血,但简单概括下大概如下:

首先就不能接触二道贩子,在江西的主要产区有很多这种专门倒卖橙子的,有些还提供包装一件代发服务。他们是不会管什么泡药不泡药的,卖得掉大批量的橙子是这些人在行内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period,别的于他们都是浮云。

所以一定要直接和果农谈,这是其一。

然后就是选果。第一年为了避免进选果厂,从地头摘下来直接装,结果大小差太多,虽然提前说明,还是超出了一些顾客的接受范围。

迫不得已还是进选果厂,但是和果厂说明,选果照选,洗果只用清水,而且上我们的果子之前要先洗机器,不打蜡。这样节约了人力,大家收到的果子算是大小比较均一了。

不过这样自然会带来果皮损伤,增加了路上坏掉的风险。

所以从前年开始我们找了个折中的办法——回到八九十年代老乡选果的土办法,用圈套!

大概长这样,在地头上用的完全没有这么色彩鲜艳,往往一周能用坏俩。

各种大小不同的圈,摘下来直接在地头都选好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地头摘果子的老乡都是按天算钱,手工拣果毕竟慢很多,这样会增加一些成本。不过想想我最开始看到的泡药打蜡上色的橙子就反胃,贵点也值了。

最后就是发货,试过几家快递,说实话,最后还是顺丰!其实省下的快递费用完全够我们赔给大家的,就是图个安心。

所以埋怨果子不好看或者大小不一样的,可以歇歇了。我完全是以顾客的心态来做脐橙的,所以我可以很确定的说经过三四年的磨合,我们现在的操作都是考虑各种因素踩了无数坑之后的最优选择!

如果想吃到正宗放心新鲜的果子,还得实惠,除了按照我上面的步骤做之外,只有出路费让顾客自己去树上摘了!

市面上的橙子有没有和我们一样不打蜡不打药的?

有,但应该不多,因为——太麻烦了。市场大环境就是这样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脐橙,但要对抗整个市场的惯性需要很强的韧性和决心。这两年好点,你们买买买也帮助果农对我们建立了信任,知道这样做是对的。

前两年的各种狗血不要太多。第一年的时候果农觉得我们这样肯定会亏掉老本,一定要付完全款才能开始摘果,生怕我们中间反悔了。还有被二道贩子拦在山上天黑了下不了山,因为我们“坏了规矩”,跳过他们直接和果农谈判了——天底下个行业做中介的技能树爬得方向要说都差不多。

第二年要求洗果厂不加药水也是解释了半天,对方要求书面写个东西才给上机器,满脸都是不解和怀疑。工人们也是十万个不情愿,因为还得洗机器,洗的时候也是仓库主管大半夜盯着一点一点扣干净。这也是后来我们放弃机器完全采用人工选果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种操作不适合大批量,只能是我们这种小范围团购,需要人随时盯着,一个不注意就会出问题,金钱事小,让大家吃到不该吃的东西就不好了。

所以很自然的,我在超市里从来没有看到过真正的不打药不打蜡不上色的果子。怎么说呢?

首先,套袋的肯定不买!

套袋子就是为了长期保存,避免发霉,同时保持水分,这样橙子在冷库里也不会放干不会少秤。否则供应商不会花这个钱每个橙子套个袋子。

放在水果摊上黄橙橙一片的不买。

橙子长在树上,采摘季节日照不稳定,阴冷的天气更能确保口味,绝对晒不出黄橙橙的颜色来,更不会这么均一。看着可疑的拿张面巾纸擦一下,八成会掉色。加州大橙子除外,产地气候不同。

表皮发干发硬发亮的橙子不买。

如果是应季的橙子,下树到上架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赣南脐橙水分足糖分足,下树的时候表皮都是软塌塌的,到货架上要么新鲜要么整个坏掉。选果厂经常用的药水里面除了防止发霉的成分外还有一种能迅速让表皮变干,这样能阻止里面水分进一步挥发,橙子保存时间更长。发亮则是后面人工打蜡的结果。

下面这个三块五一斤的颜色和亮度就有点可疑。

如果在超市里看到这种能把相机晃得偏色的橙子,我是绝对不会买的。

不应季的橙子不买。

其实新鲜橙子不太好存放,而且都是自然环境下生长,没有大棚种橙子的。且赣南脐橙的产区地域非常狭小。海拔不同采摘期相差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根据日照和降雨情况,基本就在立冬前后。所以超出这个时间范围太多的赣南脐橙摆在面前,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去年的冷库存货,打扮一下重新上市。

当地有人专做冷库橙子的,当年卖不掉不太好的果子泡完药水化妆好装袋在冷库放一冬天,第二年抢在鲜果成熟之前上市,价格还能卖高一点。

根据这几条筛选下来,基本上剩下能买的就不多了。

卖了几年橙子让我也深深体会到什么叫隔行如隔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橙子,我回去翻过化学课本,了解过本地气候,还练就了一身和当地农民打交道的本领……

三年时间卖了四十万斤,和大的品牌没法比,不过以我们团队十几个人来说,也值得小小骄傲了。几年下来不但很多老顾客年年回购,当地的农民也慢慢理解我们的做法,理解市场上大家更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件事情比卖几卡车橙子也就更有意义一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