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很多人对耳穴的印象,仅停留在它能辅助调理失眠、疼痛、亚健康等一些小问题上,对于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它似乎很少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被应用。 前一段时间,上医网秦敏禾老师在上海给中医爱好者们进行了耳穴相关知识的普及讲座。课后,有的学员根据上课的学习,尝试着给患糖尿病的家人配穴调理,竟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最近秦敏禾老师在门诊也调理了几位糖尿病的患者,效果也都不错,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贴耳穴降血糖, 疗效究竟如何呢? 距离讲座过去已经一个多月了,班级群里有同学提起“贴耳穴降血糖”这件事,想起原来那位帮自己母亲贴耳穴降血糖的同学,就特地让助教老师问了问情况。 ▲讲座刚结束不久时, 学员给母亲贴耳穴降血糖反馈
▲讲座结束月余时, 学员给母亲贴耳穴降血糖反馈 门诊调理的另一位朋友,我们做了更详细的记录,也特分享出来。 ▲贴耳穴后,每日血糖变化记录 耳穴治疗糖尿病, 临床上早有实践成功案例 之后也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结果发现,耳穴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居然有那么多有效案例报道,之前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以下将典型案例报道一篇分享如下。 耳穴压迫治疗糖尿病 30例 作者:武文慧 白晓菊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呼和浩特 010050)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 ,现代医学多采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 ,近年来亦有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报道 ,但疗效不甚满意。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某些特殊病例采用耳穴压迫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全组共30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67岁;病程1~20年,治疗前空腹血糖值在19. 3~10. 5mmol /L,均确诊为Ⅱ 型糖尿病 ,单纯饮食控制无效或应用中西药物降糖治疗效果不理想。 【治疗方法】 主穴取胰胆、内分泌、口、肝、缘中、皮质下、三焦 ;配穴肺、胃、肾、膀胱。治疗时根据病情选取主、配穴 ,每次 4~ 5穴 ,单耳取穴,使用磁珠按压 ,中等度刺激 ,隔日或隔 2日贴压治疗 1次 ,两耳交替治疗 , 7~ 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 3~5天 ,至病情稳定后 ,每周换药1次巩固治疗。 【治疗效果】 本组30例中 , 24例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血糖下降,继续治疗 3个疗程 ,血糖值均控制在理想水平,平均 6. 2m mol /L。其中8例逐渐减服降糖药至停服 ,改为巩固治疗。 其余6例均起效较慢 ,症状缓解及血糖下降较慢,平均治疗2个疗程后开始显效,5个疗程后控制到一定水平,血糖值不再下降,但坚持治疗,可维持平稳,血糖值可控制于 7. 0mmo l /L的较低值。 【典型病例】 秦某,女 ,49岁。患者糖尿病史10年 ,一直以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血糖相对稳定 ,但近半年来症状明显加重,口渴、多饮、多尿明显 ,伴腰酸、腿软、神疲倦怠、体重减轻,空腹血糖波动于9. 8~ 11. 2mmol / L,尿糖(+) 。 经耳穴治疗4次后 ,口渴、喜饮、多尿等症状开始好转。 1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空腹血糖下降到9. 5mmol / L,尿糖(+)。 继续治疗 2个疗程,诸症消失,空腹血糖控制于 5. 9mmol /L,尿糖 ( - )。 继续治疗 2个疗程后,开始减口服降糖药至停药,继续巩固治疗,患者病情稳定。 【体会】 糖尿病为长期慢性疾患,西药治疗疗效不甚稳定,且有较多副作用。而通过耳部刺激,可达到调节体内代谢失衡和紊乱,提高体内分泌的自律性,进而使血糖得以控制的目的。 耳穴中胰胆穴可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穴位;缘中、内分泌可协助胰胆穴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三焦是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混合与分布之处,刺激三焦可直接刺激迷走神经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皮质下有调整中枢神经的功能,以便调节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利于胰岛素的分泌;口、胃抑制消化系统功能,降低食欲;肺主肃降,主宣发,主水液的敷布 ,有布津止渴的作用;肾主水,主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二穴合用,可调节周身水液代谢,并有贮尿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民间疗法》1998年12月,收稿日期 1998-07-22) 以下附上更多相关文献。诸多证据表明,耳穴治疗糖尿病疗效可期。 作者简介:秦敏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