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上吐下泻吃什么药?

 谨身节用华 2019-03-21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由外感六淫,内伤乳 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本病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更为多见。因夏秋暑湿 当令,其邪最易内侵脾胃而发病。泄泻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轻 证一般预后良好,处理及时,常很快痊愈; 重证起病急骤,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 则阴竭阳脱。若久泻迁延不愈,可转为疳证或慢脾风。

古代医籍对泄泻论述较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已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湿盛则濡泄” 等记载。《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 中 “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 已有 “泄泻” 病名的记载。历代儿科专著也都从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转归预后等方面对 泄泻进行了详细论述。较为系统而又切合实用的分类证治,则见于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 要诀》,其中概括地指出: “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 补治宜精。” 其分类证治法则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本病证属西医学的小儿腹泻病。包括感染性 (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腹泻 病和非感染性腹泻病 (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主要发病原因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及脾胃虚弱。主要病位在脾胃,因脾主运化精 微,胃主腐熟水谷,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 下,而成泄泻。

二、病机

1. 基本病机 清浊不分。

2. 常证病机

(1) 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密,易感外邪; 且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 受邪困,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合污下泄,而成泄泻。外感风、寒、暑、热诸 邪均可致泻,但常与湿邪相合,盖脾喜燥而恶湿,湿易伤脾,湿盛则濡泻,所以有 “无湿 不成泻” “湿多成五泻” 之说。故泄泻虽有多种不同因素,但未有不源于湿者。

(2) 内伤饮食 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哺乳不当,饮食不洁或失节,过食 生冷瓜果或难以消化之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 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合污下泄,而成泄泻。故 《素问·痹论》 说: “饮食自 倍,肠胃乃伤。”

(3) 脾胃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致脾胃虚弱。 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腐熟无能,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下泄,而 为脾虚泄泻。

(4) 脾肾阳虚 脾虚致泻者,病程迁延,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脾损及肾, 致脾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并走大 肠,合污下泄,而致大便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3. 变证病机

由于小儿为 “稚阴稚阳” 之体,患病后易于传变,故重证泄泻患儿,泻下无度,易于 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脾虚 木旺,肝风内动,可成慢惊风; 脾运失健,生化乏源,气血不足,脏腑肌腠无以濡养,久 延失治可致疳证。

【临床表现】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分为急性腹泻 (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 (病程2周~2个 月) 和慢性腹泻 (病程>2个月)。

临床表现亦轻重不一。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或有呕 吐,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 起。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 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 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 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 或溏便,可含奶瓣、食物残渣或少量黏液。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 多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 重证泄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靡、皮肤干瘪、囟 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 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4.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5. 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 阳性。

二、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 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大便稀,有黏冻、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 重,可伴有发热。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增多;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病因 大便稀烂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纳呆,多为伤食伤乳; 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多为风寒所致; 泻下急迫,水样或蛋花汤样便, 便次多,色黄秽臭,或见少许黏液,多属湿热。

2. 辨轻重 轻者病程短暂,便次不多,精神尚好; 重者泻下急暴,量多次频,神萎 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

3. 辨虚实 暴泻量多,腹胀痛拒按者多为实证; 泻下缓慢,腹虚胀喜按者多为虚证; 病程迁延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

1. 基本治则 升清降浊。

2.具体治法 实证以祛邪为主,伤食泻当消食化积,风寒泻当疏风散寒,湿热泻当 清热利湿; 虚证以扶正为主,脾胃虚弱应健脾益气,脾肾阳虚当温补脾肾; 虚中夹实宜扶 正祛邪,消补兼施。泄泻变证,因正气大伤,当急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或护阴回阳、 救逆固脱。

三、分证论治

(一) 常证

1.伤食泻

证候表现: 大便稀烂,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 脘腹胀满拒 按,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 厚腻,或微黄,指纹滞,脉滑实。

证候分析: 乳食不节,食积中焦,损伤脾胃,健运失常,故泻下稀烂,夹有乳凝块或 食物残渣; 食滞肠胃,气机不畅,故脘腹胀痛; 胃失和降,乳食内腐,气秽上冲,故嗳气 酸馊,或有呕吐; 食积化热,上扰心神,故夜寐不安; 舌苔厚腻,或微黄,指纹滞,脉滑 实为乳食停积之象。

治法: 升清降浊,消食止泻。

方剂: 保和丸 (《丹溪心法》) 加减。

方解: 方中以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 陈皮、半夏理气降逆; 茯苓渗湿和脾; 连翘清解积滞郁热。全方有调理气机,消导积滞,渗湿和胃之功。

加减: 腹胀加厚朴、莱菔子消积除胀; 腹痛明显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 呕吐加藿 香、生姜止吐。

2. 风寒泻

证候表现: 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 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 或咳嗽,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指纹淡红,脉浮紧。

证候分析: 风寒邪气客于脾胃,运化失常,故大便清稀,夹有泡沫; 寒湿内阻,寒凝 气滞,气机不利则肠鸣腹痛; 风寒外袭,邪在卫表,可见恶寒发热,咳嗽流涕; 舌淡苔 白,指纹淡红,脉浮紧均为风寒之象。

治法: 疏风散寒,升清降浊。

方剂: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

方解: 方中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 大腹皮、厚朴、陈皮、半 夏、桔梗调理气机,消散积滞; 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化湿调中。诸药共 用,有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化湿导滞,健脾和胃之功。

加减: 腹痛甚,里寒重者,加干姜、木香、砂仁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腹胀明显者, 加大腹皮、厚朴顺气消胀; 兼有食滞者,去甘草、大枣,加神曲、山楂、鸡内金消食 导滞。

3. 湿热泻

证候表现: 大便稀薄如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色黄秽臭,或见 少许黏液; 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见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 质红,苔黄腻,指纹紫,脉滑数。

证候分析: 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故见泻下稀薄或如水注; 热 性急迫,湿热交蒸,故泻下急迫,色黄秽臭,或见少许黏液; 湿热困脾,壅遏肠胃气机, 故见神疲腹痛,食欲不振; 若伴有外感或热重于湿者,则见发热,口渴; 湿热在下则小便 短黄。

治法: 清热化湿,升清降浊。

方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加味。

方解: 方中葛根升阳生津,解肌达邪; 黄芩、黄连清内蕴之湿热。三药共奏清肠解 肌,表里双解之效。

加减: 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理气止痛; 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 发热口渴加 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 湿邪偏重,舌苔厚腻,口不甚渴,加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 湿 重水泻加车前子、苍术、茯苓燥湿利湿。

4. 脾虚泻

证候表现: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神疲倦怠,舌质淡有齿痕,苔白,指纹淡,脉缓弱。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纳运无权,故见食后作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 脾虚不运,精微不布,生化无源,气血不足,故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

治法: 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方剂: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 山药、莲子肉、薏苡仁、扁豆健脾化湿; 陈皮、砂仁、桔梗理气和胃。全方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效。

加减: 脾湿甚,苔腻者,加藿香、佩兰、苍术芳香化湿; 纳呆者,加陈皮、焦三仙消 食助运; 腹胀不舒者,加木香、厚朴行气消胀; 腹冷,大便有不消化物,舌淡者,加炮姜 温脾止泻; 若久泻不止,内无积滞者,加煨益智仁、赤石脂、肉豆蔻温脾固涩之邪。

5.脾肾阳虚泻

证候表现: 久泻不愈, 大便清稀, 完谷不化, 或见脱肛, 形寒肢冷, 面色㿠白, 精神 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指纹色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 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故见大便清稀,完谷不 化; 脾虚气陷, 则见脱肛; 命门火衰, 阳不温布, 阴寒内生, 故形寒肢冷, 面色㿠白, 精 神萎靡,睡时露睛。

治法: 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方剂: 附子理中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合四神丸 (《内科摘要》) 加减。

方解: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 附子、补骨脂温补肾阳; 吴茱萸、干姜、肉 豆蔻暖脾散寒; 五味子敛肠止泻。两方配合,具有温补脾肾,壮火散寒,固涩止泻之功。

加减: 脱肛加炙黄芪、升麻升提中气; 久泻不止加诃子、赤石脂、石榴皮收敛固涩 止泻。

(二) 变证

1.气阴两伤

证候表现: 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神萎不振或心烦不安,四肢乏力,目眶及囟门凹 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则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 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由于暴泻、泻下无度,耗伤气阴而致津亏气虚。津 伤液脱,肌肤失养,故见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囟门凹陷; 无津上承,故口渴引饮,唇 红而干,舌红少津,啼哭无泪; 水液不足则小便短少; 气阴耗伤,故神萎不振,四肢乏 力; 心失所养则心烦不安。

治法: 升清降浊,酸甘敛阴。

方剂: 人参乌梅汤 (《金匮要略》) 加减。

方解: 方中人参补气; 乌梅、甘草酸甘化阴; 木瓜祛湿和胃; 莲子、山药健脾止泻。 诸药共奏益气养阴之功。

加减: 泻下不止加诃子、赤石脂、禹余粮固涩止泻; 口渴引饮加石斛、玉竹、天花粉 养阴生津; 大便热臭、肛门灼热加黄连、辣蓼清解湿热。

2. 阴竭阳脱

证候表现: 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气息低 微,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

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暴泻或久泻不止,耗伤津液,阴损及阳,气随津脱。阴伤于 内,阳脱于外,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啼哭无泪,尿少; 阳气将亡,不能充养,故面色 青灰或苍白,气息低微,四肢厥冷,自汗出;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为阳气欲脱 之象。

治法: 益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剂: 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 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验方) 加减。

方解: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 附子回阳固脱; 龙骨、牡蛎潜阳救逆; 麦冬、五味子益阴 敛阴。

四、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 葛根芩连微丸 每次1~2g,每日3~4次。用于湿热泻。

(2) 藿香正气软胶囊 (液) 每次2~4粒 (或5~10mL),每日3次。用于风寒泻。

(3) 参苓白术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于脾虚泻。

(4) 保和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于伤食泻。

(5) 附子理中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于脾肾阳虚泻。

2. 外治法

(1) 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30粒,共研细末。每次1.5~3g,黄酒或醋调成糊 状,敷贴脐部,每日1次。用于风寒泻、脾虚泻。

(2) 艾绒30g,肉桂、小茴香各5g,公丁香、桂丁香、广木香各3g,草果、炒苍术各 6g,炒白术15g。共研粗末,纳入肚兜口袋内,围于脐部。用于脾虚及脾肾阳虚泻。

3. 经验方

(1) 神曲、茯苓、焦山楂、焦麦芽各9g,炙鸡内金3g,加水100mL,煎成30mL。每 日1剂,分3次服。用于小儿伤食泻。

(2) 苍术粉、山楂粉各等份,研细末。每次1~1.5g,每日3次。用于伤食泻。若久 泻可加炮姜粉半份混合。

(3) 山药研粉,每次6~9g,开水调成奶糊样服用,每日3次,用于脾虚泻。

4. 推拿疗法

(1) 伤食泻 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点揉足三里。

(2) 风寒泻 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灸龟尾。

(3) 湿热泻 清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4) 脾虚泻 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重按肺俞、脾 俞、胃俞、大肠俞。

5. 针灸疗法

(1) 针刺法 主穴: 足三里、天枢、中脘、脾俞。配穴: 长强、气海。呕吐加内关、 上脘; 腹胀加下脘; 发热加曲池。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2) 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阙。艾条温和灸。每日2~3次,用于脾虚泻、脾肾 阳虚泻。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物。饮食宜定时定量,不要暴饮 暴食。食品、餐具要卫生,教育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

2.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生病时断奶。添加辅食应遵循原则, 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饮食营养搭配要合理。

3. 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二、调护

1. 调整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之物。食欲不振时不宜强 制进食,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量。

2. 注意前后二阴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燥。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清 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臀红。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用药,防止发生变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