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送别诗定势思维

 昵称32937624 2019-03-21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一生注定充满了聚合离散,这也让送别成为古代诗词的重要主题之一。早在先秦《诗经·小雅·采薇》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到了唐这个诗风鼎盛的时代,更是一路送别一路歌。从古至今,送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优美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和蕴含的深沉魅力。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送别诗定势思维

二、复习预习

请鉴赏下面的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提示: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送别诗定势思维

三、知识讲解

考点1了解常见意象

标志性意象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常见意象

长亭——古代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秋——秋天萧瑟景物。

考点2主要情感

1.伤感型。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2.豪迈型。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专门术语:离愁别绪、依依不舍、惜别、留恋、安慰、劝勉、嘱咐、祝愿、伤感、惆怅。

考点3常用手法

比喻、拟人、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乐景哀情、衬托。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送别诗定势思维

四、例题精析

定势思维法

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

直奔情门法

分析情感,直奔情门。情门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往往是最后的一两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