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揭秘:鲁迅和梁实秋,到底有多大仇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21

我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当时以为梁实秋罪大恶极,先生都骂到这种程度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后来知道梁实秋居住在台湾,应该属于国民政府的人,和我们应该格格不入。

现在知道了,梁实秋就是一位文人,而且还是一位比较中庸的文人,并没有什么比较偏激的文章,为什么惹得先生痛骂呢?

两个人最初的结怨,应该在1927年1月开始的,当时梁实秋在《复旦旬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卢梭论女子教育》,这篇文章中,对法国的卢梭观点,进行了批评,可是鲁迅是卢梭的粉丝,看到这篇文章之后,非常生气,就在《语丝》上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叫《鲁迅与胃口》,对梁实秋开始痛骂,两个人从此就结下了梁子。

既然鲁迅先生动手了,作为后辈的梁实秋,只好提笔迎战了,他在反驳鲁迅的文章中写道:“有一种人,只是一味的‘不满于现状’,今天说这里有毛病,明天说那里有毛病,于是也有无穷无尽的杂感,等到有些个人开了药方,他格外的不满:这一服药太冷,那一服药太热,这一服药太猛,那一服药太慢。把所有药方都褒贬得一文不值,都挖苦得不留余地,好像唯恐一旦现状令他满意起来,他就没有杂感所作的样子。”

这是他们第一次结仇,后来有更大的冲突,两个人在翻译文章的不同见解,使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1929年秋,鲁迅编译的《文艺批评》一书出版后,梁实秋很快就在《新月》上发表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的翻译文风。后来鲁迅以《“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进行反批评。

梁实秋和鲁迅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本来创造社和鲁迅关系也不好,可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胡适,梁实秋的新月派,所以创造社的冯乃超发表文章称:“然而,梁实秋却来说教,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

看到了冯乃超的文章,梁实秋还击道:“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我不知道是谁家的走狗?”

据说鲁迅先生看到两个人笔诛墨伐以后,冷笑一句说道:“小冯还是嫩了一点,还是我亲自出马吧!”然后就写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课本,《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他在文章中写道:“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先生的骂人,冠绝古今,你有主子,是资本家的走狗,你没有主子,是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所以终究是逃不出挨骂了,据说后来梁实秋被骂蒙圈了,找到鲁迅质问道:“你骂倒一切人,你反对一切主张,你把一切主义都贬得一文不值,你到底打算怎样呢?请你说出你的正面主张。”

这篇文章对梁实秋的影响很大,他承受不少谣言、诽谤、还有电话骚扰,所以梁实秋非常痛恨鲁迅先生,就是鲁迅死后,梁实秋也不能释怀,他后来说道:“鲁迅死后,马上有人替他印全集,因为他们原是有组织的、有人、有钱、有机构,一切方便。猩红的封面的全集出版了,有多少册我记不得了,大概有十几册到二十册的光景。这不能算是空头文学家了。然而呢,按其内容则所有的翻译小说之类一齐包括在内,打破了古今中外的通例。鲁迅生前是否有此主张,我当然不知道,不过把成本大套的翻译作品也列入全集,除了显着伟大之外,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幸亏鲁迅翻译了戈果里的《死魂灵》而未及其他,否则戈果里的全集势必也要附设在鲁迅全集里面了。”

鲁迅的作品,在台湾是被列为禁书的,所以梁实秋的女儿,是不知道鲁迅和梁实秋结下梁子的,又一次她出国留学,见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后,大惊失色,连忙问梁实秋,他和鲁迅有什么仇恨,梁实秋以实相告,可是她的女儿一点也不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