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河的“老中医”火了,这个地方也不逊色,专出名中医!

 中医药方便 2019-03-21

导读: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載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川派中医学的学术繁荣表现在多个学术层面,其历史跨度长,学科门类广泛,学术特色鲜明,著述内容丰富。名医每源于基层的长期磨炼,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儒而兼医,或选方用药平和淳正,或药重剂猛,或长于扶阳,或擅医知药,或重视脉诊,或对临床专科的研究卓有成就,或敢于创新,于针灸、方剂、中西医汇通等方面开风气之先,或与儒学及道学多元交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学术风格。其影响力辐射西南,乃至全国。

就历史跨度而言,川派中医药起源较早,在全国范围内颇具优势。《山海经》中记载先秦巫彭、巫咸等巫医在巴蜀境内从事医学活动,其后的《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载有汉代涪翁、程高、郭玉等医家史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绵阳双包山西汉武帝时期墓出土木胎髹漆经脉漆人,漆人高28.1厘米,体表上绘有19根纵行红线,与人体手三阳脉、手三阴脉、足三阳脉9条经脉和督脉相应,大部分经脉在头部联络,将人体针灸模型的历史从宋代针灸铜人提前一千余年,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2013年成都老官山西汉武帝时期墓出土医简736支(含残简),可分为九部医书,出土医简涉及的中医学内容之丰富,学科范围之广泛,在汉代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之重要,进一步突出了川派中医学在全国的学术地位。该批出土竹简共920支(包括《医马书》),近2万字,不仅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重大医学考古发现。其成书时间与马王堆帛书和张家山汉简相当,早于《武威汉简》。

医简和漆人是四川最为重要的早期医学历史文献,在揭示川派中医学术特色以及四川与中原医学及湖湘医学的关系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充分证明史书中有关汉代涪翁、程高、郭玉的记载有着深厚的医学基础,四川在我国早期中医学史中具有突出的学术地位。

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仅明代著名医家不多,川派中医的学术处于低潮,唐及五代、宋代,清代,特别是民国以及1949年以后名医辈出,递相传承发扬,今天的某些学术成就多能于前代追溯到学术渊源和基础。形成了川派中医起源早,历史悠久的重要特点。

原始社会和先秦时期,医巫不分,一些掌握较多文化知识的巫师同时也掌握医药知识,他们既用巫术同时也用药物为人们治疗疾病。据《山海经》记载,在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多位巫医,他们都掌握不死之药,这里所言的“开明”就是古蜀围开明帝王丛帝统治的地域,开明东就指巴蜀之地。书中同时记载,在灵山有非常活跃的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共十位著名的巫医,在灵山生长着丰富多样的药材。有学者考证,此处灵山就是古代四川的巫山。这么多的巫医集中出现在古代四川,提示四川的医学起源较早,可以上溯到殷商之际乃至更为遥远的时代,相较全国其他地区来说,四川在中医学的起源上拥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是中国医学史上有关早期医学状况的重要线索。

川派中医属于荟萃多种学术流派的四川地域医学群体。其内涵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总体而言川派中医药是一个地域范围内中医药学的概念,正如海派中医、齐派中医、陕西长安医派,也与新安医学、岭南医学概念相同。

汉代以后,川派中医包括的范围有三:首先是生于川、长于川、学医于川、行医于川的本籍医家,如昝殷、唐慎微、郑钦安、齐秉慧、王文选、何仲臬、李斯炽、吴棹仙、邓绍先等;

其次是本为川籍,多早年或中年在川学文学医、行医,中年或晚年赴京或旅居省外从医或教学,如唐宗海、萧龙友、冉雪峰、蒲辅周、任应秋、左季云、叶古红、祝味菊、吴佩衡等,这两类是川派医家的主体,本土医家原是大宗和根本;

其三是医家虽不属川籍,但在川行医多年,或居川期间受巴蜀文化影响,或著述医书,或颇有医名者,如唐代陆贽、杜光庭,近现代的沈绍九、郑怀贤、王渭川等,此类医家属于少数。

川派中医药的第二层次是指以中医药学科分属作为学派的主体,如内、外、妇、儿、骨科、针灸、眼科等,古代四川医家分科不明显,但也有一些以专科闻名者,如唐代以妇科知名的昝殷,以眼科闻名的宋代皇甫坦和清初刘之琦,清代道光年间新都程从美事妇产科临床40余年等。

近现代以来,四川医家除普遍以内科为主业之外,也有一些专长于中医临床各科者,如成都中医妇科的唐半城(唐伯渊)、卓半城(卓雨农)等,1956年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及学科分化日渐成熟,除传统的临床各门学科之外,以中医基础、内经、方剂、伤寒、金匮、温病为主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兼融的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形成了以学科为主体的学术团队和学术传承体系。如川派妇科,第一代卓雨农、王渭川等五师并列,但第二代师承同出此五门,早已兼收并蓄,难以再分师出何门。

现代川派眼科,早期主要出陈达夫一门,其后由陈氏一脉派生发展,但其中实力最强的学术团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及附属医院的眼科队伍。其他如成都骨科的郑氏、痔漏的黄氏等多类此:故以不同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队伍是川派中医药的学术中坚。

川派中医药的第三层次是学科之内的不同流派,以内科、骨科、儿科等最为明显,基于不同的学术见解或主张,不同的用药风格习惯和操作手法,不同的师承授受,学科内的不同流派既多,又各具学术特色,如近现代成都骨科四大派,儿科四大家等。

自2015年开始,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編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共历时三年,于2018年年底正式问世,此套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