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学高级群讨论作业20190320 记忆的密码 今天 歌唱学高级群发言作业 20190320 今天作业: 1.讨论什么是气息支持? 2.怎样解决气息的流动? 3.什么是深呼吸? 4.鼓胃的方向是朝哪? 5.吸气方法是什么? 大李萍 1,气息的支持,下看嗓子眼上看鼻咽口,上吸下叹。向下叹气腰扩张,气沉丹田,像坠着重物;向上支撑的感觉横隔膜下降,胃鼓出来,形成一个对抗的力量,底盘稳当。 2,气息的流动,气息又呼又叹,从胸口向下叹气,沿着咽壁向上吸气,又呼又吸产生气息流动。 3,深呼吸,两胯像拉手风琴一样横式呼吸, 4,鼓胃的方向朝哪?朝前朝下。 5,吸气方法,小腹一松两胯一扩张,吸气动作完成。答题完毕,请老师,同学们指正,谢谢! 华仔 1.把小腹往上提着点力量向上,胃小腹一起往外扩张无限延伸,两软肋向下拽点向下延伸到胃、小腹部,形成一种对抗感,无限向四周扩散找一种推开的力,嗓子眼也跟着叹气向下,邹老师说的整体吸气,找到一个平衡感。不知是否正确。 2.有了支持以胃部为中心向外扩张,叹着呵着气向下产生气息流动感。 3.气息时刻保持在横隔膜以下的位置歌唱。 4.朝四周膨胀扩散。 5.吸气要被动,产生向外鼓膨胀感回收就有了吸气。 自然 我的理解:因为收小腹、撑腰了,胃自然被动散发式的鼓出来。不知道正确否? 春雨时光 我唱歌时常把关注点放在贴着咽壁吹瓶口,体会头腔共鸣上面,而忽略了从第二纽扣支点把气下沉。也就是说,虽然也做到了收腹提臀松腰开胯鼓胃,但关注的是声音的上行,对呈对抗、上下拉、一尺长等要领关注不够。 还是要多体会意领气行,气随意走,意动气动,意静气静四句箴言。声音从胸口出来向上向下反着走,叹气向下向横隔膜铺开。 云 1.小腹丹田内收,横隔膜下降两个力行成对抗称气息支持。 2.又呼又吸,下叹上呼。 3.全身放松闻花动作将两肋底部吸开,横膈膜由帽状变盆状,小腹膨胀。 4.向前向下。 5.小腹一松腰一缓劲被动吸气。不对之处请老师同学指正。 慈爱 1、让气息在腹中作为支撑点,有控制地使用它。 2、气息向下沉把气铺开,胸口“哈”感觉胸口总是扩张,又呼又吸。 3、吸气时腹部会向下向外推,而呼气时腹部会向上向内收。 4、鼓胃方向朝前。 5、放松小腹的吸气方法。 艳阳天 1.横隔膜式深呼吸 2.在胸口上又吸又呼气息就流动了 3.就是自然地用小腹吸气,而不是用鼻子,口腔,胸腔主动吸气 4.胃下压,腹上顶,形成腰腹之间的上下对抗力 5.把嘴张开,小腹一松一鼓气沉丹田。小肚子一鼓就是吸气;收是呼气,收的时候就是唱,唱时一定要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 仁者无敌 1)保持吸气状态,横隔对抗。效果:声随气行。 2)有弹性不撑死,有呼有吸能控制 3)被动式横式呼吸易吸得深呼得匀 5)微向体外正前方凸出 6)提倡被动吸气,腰腹一松完成吸气。 我心永恒 答案顺序对标号入座: (5)把嘴张开,小肚子一吸一鼓就气沉丹田了(被动吸气)。(1)、(3)、(4)在心理上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张嘴一唱气就进了嗓子眼的底下,腰部有轻微的有弹性的膨胀感,同时下腹与臀部略微提着点(不能太用力),横膈对胃(鼓出)向下压,下边小腹往里收形成对抗,对抗劲就是深呼吸。(2)在胸口又吸又呼(吸是从口腔往里往下吸,呼是从胸口贴着咽壁往上送)让气息流动起来。 相宜 1)三叉裤头,横隔腰带处,向下控制反向行驶,意识中有自然而来就会吸到那 2)身体要放松,半打哈欠状态通道积极打开,通过想听看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声音由心而发,气在通道里象拉皮筋一样随着情感带动声音向上向下两头拉 3)闻花香 4)随气息自然控制,象气球 5)被动呼吸 莫言 1.上腹下压,小腹后收,上下对抗形成支持 2.无限扩张,在胸口又吸又呼 3.横式呼吸是深呼吸 4.朝前朝下 5.小腹一松一紧 太阳泪 1)倒立绷紧的三角裤,两边的胯骨头,和肚脐眼下三指所谓的下丹田。 2)用打哈欠的方法在胸口找到又吸又呼,上下通气,里外通气,做这个练习时,要心里想着老师说的,放松和收紧的部位要做到。 3)用全身放松,想象着闻花香的感觉,要陶醉到花香里,就能找到深呼吸了。 4)鼓胃方向,小腹向上胃向下。 5)呼吸方法,答横膈膜呼吸法,是被动的呼吸,是利用的大气压原力。 木子 1.我理解是:对气息的控制。唱歌时在收腹、提臀、吸着唱的状态下保持气息源源不断的歌唱。(感觉是用适当的力托住小腹) 2.我理解是:在气息支持的前提下,腰部有弹性的状态下,又呼又吸,非常自如的歌唱。达到"意领气行、气随意走"的歌唱状态。 3.我理解是:不要有换气声,将气吸到小腹丹田处,使小腹膨胀的感觉。 4.我感觉就是胃往外鼓,往前 5.放松与膨胀小腹(一鼓一收),就是吸气。是被动的吸气。 以上不知对否,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朱巧花 1气息支持是保持吸气状态,上下腹产生对抗。 2解决气息的流动是打开喉底,胸口又吸又呼,胋着咽壁吸着唱。 3深呼吸是横隔呼吸 4鼓胃的方向是向外向下。 5吸气方法是把嘴张开,小肚 ̄松一鼓被动吸气。 水 今天按要求回看了邹老师的课,且一直在认真关注着这里的讨论。各位老师的教导,班委及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和作业使我受教良多。由于每个同学必须完成作业而个人能力有限,下面只能勉力完成作业,希望大家指教。 1、气息支持是喉头、胸廓下沉与撑腰开胯臀部上提相互对抗形成的对歌唱所需的气息的支持; 2.气息流动的方法是歌唱时既向上贴着咽部吸着唱同时又从胸口向下探着唱: 3.深呼吸是胸腹联合呼吸; 4.歌唱时胃部要向下向外方向突出; 5.歌唱时小腹放松就是吸气,收紧既呼气(歌唱)。 平和 1. 气息的支持: 当小腹放松被动吸气后,接着小腹向内上微收,同时提臀,开胯,腰带一圈扩张,这时胃部向前下自然凸出,同时感觉后腰部是紧绷绷的,形成上下对抗的平衡,感觉气坐在要的一圈。这就是气息的支持。 2. 气息的流动: 始终保持惊讶状态即吸气状态的同时,从胸口叹气式的歌唱,感觉气息在向下流动的同时,气流也通过胸口向上进入咽腔。3. 鼓胃的方向是前下。 4. 吸气的方法是: 小腹放松被动吸气。 5. 深呼吸: 就是用横膈膜式呼吸即横式呼吸将气吸至丹田,然后通过前面说的气息的对抗让气息流动起来。以上回答完全是自己的理解,肯定有错误和不完整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教,我洗耳恭听。谢谢啦! 更正: 气坐在腰带一圈 薛亚林 1,横膈膜向下与小肚子的“倒三角”形成对抗。 2,气息向下铺开 胸口有哈的感觉 下叹上呼 又呼又吸。 3,唱完一句歌词(呼完这口气)腰一松 大气压就把气送进来了。 4,鼓胃的方向是朝前朝下。 5,被动吸气。 美丽一夏 我的感觉和@薛亚林 歌友一样,就是加了一句。 1.惊吓的感觉吸开.横膈膜向下与小肚子的“倒三角”形成对抗。 2,气息向下铺开 胸口有哈的感觉 下叹上呼 又呼又吸。 3,唱完一句歌词(呼完这口气)腰一松 大气压就把气送进来了。 4,鼓胃的方向是朝前朝下。 5,被动吸气。 芳瑗 1.歌唱时要以气带声,声音要找气不找劲儿,这个气息就是利用大气压原理的被动呼吸法,两肋虚张,吸气时放松横膈膜下沉,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胃向外鼓形成对抗。 2.要做到吸着唱,而且是吸中有呼,呼中有吸,同时做到全身唱前松后紧,松而不垮,紧而不僵。 3.收腹鼓胃撑腰开胯提臀在横膈膜处换气的腹式呼吸法称为深呼吸。 4.向外同时气息要有向下的意识。 5.被动式吸气,做到没有吸气声音。 以上是我的作业请老师指导,谢谢。 付建国 1.是提臀开胯收腹过程中,在腹部形成了三个支撑点。是支撑点的三角范围内的收腹与撑腰鼓胃形成的对抗的力量使歌唱时的气息得到支持。 2.就是贴着咽壁吸着的唱的这种感觉,上下通气里外通气。 3.鼓胃的方向是向前。 4.小腹放松,腰一缓劲儿。是被动吸气。 5.就是用横膈膜式呼吸即横式呼吸将气吸至丹田,这是我的理解。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教,谢谢啦! 背影 1. 歌唱时要以气带声,声音要找气不找劲儿,两肋虚张,吸气时放松横膈膜下沉,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胃自然向外鼓。 2.要做到吸着唱,而且是全身唱,前松后紧,松而不垮,紧而不僵。 3.用收腹提臀撑腰开胯的状态在横膈膜处换气的腹式呼吸法称为深呼吸。 4.胃向外鼓同时气息要有向下的意识。 请老师和同学们点评。谢谢! 王艺璇(喜之颜美容会所) 1.气息的支持就是保持歌唱状态~腰部两端扩张、上轻下重、两胯骨头和丹田形成三角支架,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状! 2.两头吸气中间叹,贴着咽壁吹瓶口。 3.气息落底 4.朝前朝下 5.小腹一松 请老师指正! 喜乐 1.在横膈膜对抗 2.模仿浮了,气息不僵 3.用小腹呼吸 4.朝前朝下 5.放松小腹 请老师指正! 悟 1.良好的歌唱状态(站立),对气息的稳定有着”支持”的作用。 2.气息呼出与瞬间被动的吸入,形成低音叹唱,管道粗耗气;高音管道细,气息流动少;气息的流动速度与低高音管道大小成正比。 3.身体前松后紧有利于深呼吸。叹的越低吸的越深。 4.向外向下。 5.一松开,被动吸入。 请老师指正! 春之声 1.气息支持就是收腹向上的力量和鼓胃向下的力量形成对抗。 2.吸着唱贴着咽壁气息向下,在胸口又呼又吸。 3.横膈膜呼吸 4.朝前朝下。 5.收腹状态时小腹一松吸气完成。 净心 1.腰腹之间上下对抗,横膈膜向下压,小腹往上顶,产生的对抗力是歌唱的支持点; 2.找胸口又吸又叹、又吸又呼的通畅感,贴着咽壁吸着唱,用横膈膜把气控制住。以气带声才能流动。 3.打开胸廓,横式呼吸。 4.向前向下。 5.小肚子一沉一鼓就吸气了。 丁点 1.气息的支持就是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状! 2.又呼又吸,气息源源不断。 3.气息落底,有向两胯流的感觉 4.朝前朝下 5.吸气方法是什么? 小腹放松,吸气自然完成 请指正! 南来风 1.从胸口第二个纽扣开始叹气向下铺开,两肋无限虚张。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 2.找胸口又吸又叹、又吸又呼的通畅感,贴着咽壁吸着唱。以流动的气息带动声音流动起来。意领气行,气随意走。 3.横膈膜式被动呼吸。气沉丹田,腰一松一缓这么拉开。上轻下重,前松后紧。 4.向前向外膨出。 5.腰一松一缓,气就吸进来了。 红韵 1. 气息的支持: 当小腹放松被动吸气后,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并同时收腹、提臀,撑腰、开胯,这时胃向下与横隔膜形成对抗这就是气息的支持。 2. 气息的流动: 在胸口保持又吸又呼状态唱产生气息流动。 3. 鼓胃的方向是向前又向下。 4. 吸气的方法是: 小腹一收一松被动吸气。 5. 深呼吸:将气吸入丹田 。 刘丽娜 1、被动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小腹之间相互对抗和换气时腰放松小腹放松 2、腔体保持和控制气息,贴着咽壁吸着唱! 3、一松一鼓就气沉丹田了,打哈欠又吸又呼! 4、鼓胃:在歌唱当中朝前朝下! 5、主被动的呼气,心情平静呼吸自然!更重要的是勤练苦练! 恬淡 1.横隔膜向下,胸部如两扇窗户般往两侧打开,与小腹的丹田内收向上,及两腰胯骨头往两侧虚张形成对抗。 2.用气功口诀(意念):意领气行,气随意走,意动气动,意定气定。在胸口位置叹气发声,一上一下,反向运动,又吸又呼。气息向下,声音向上。 3.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 4.朝外朝下。 5.小腹(丹田)一松,腰轻轻一缓劲,气就吸进去了。故名为被动呼吸。 椰风海韵 1. 腰腹之间一呼一吸就产生了对气息的支持。 2.在胸口上又吸又呼,就流动了。 3 .打开胸廓,横式呼吸 4 .作用力向下,朝前鼓出来就有了抵抗力 5 .小肚子一松一鼓就气沉丹田了 诗雅慧 1、什么是气息的支持?气息的支持在于腰部的力量。 2、怎样解决气息的流动?气息的流动是在胸口上又吸又呼,呼是向上,吸是向下,也是由外向里贴着腔壁往下叹。 3、什么是深呼吸?把嘴张开,下降横隔膜,放松,膨胀小肚子,同时提臀,撑腰,开胯,鼓胃,小肚子一松一鼓就气沉丹田了,就是深呼吸。 4、鼓胃的方向是朝外的。 5、吸气的方法是什么?吸气的方法是被动的,是压进去的。 萍湖秋月 1.气息支持:在保持惊讶打哈欠的腔体状态下,吸气后马上唱(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同时在心理上保持住“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和状态,这时会感觉腰部有膨胀感,这样就会使气息源源不断支持歌唱。 2.气息流动: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状态下,腰部的膨胀感要适度,以轻松自如为佳,这样才能保持气息流动,也就是要放松身心。否则,气息就僵硬了,声音也就憋在喉咙了,气息也上浮了。 3.用小腹被动吸气。在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的呼气状态下,腰稍一缓劲,这时横膈膜就呈下降状态,小腹随之一松一鼓气就自然进来了,这样吸气就是深呼吸。 4.鼓胃的方向与小腹运动方向一致:平行向前。请老师指教! 三火 1.“唱的时候要找到腰腹之间的上下对抗力,上面横隔对胃的向下压,胃对下面的肠子有压力,下面的小腹往里收,有个往上顶,这个对抗力就产生了。这个对抗力是我们歌唱的支持力量,特别重要。”(摘录初级第五讲) 因为支持就是对抗,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平衡协调在歌唱学里是最重要的方法。我个人理解气息的支持是吸气肌群同呼气肌群的对抗,包括上下腹对抗,肋间内肌和外肌的对抗,而对抗的力量集中在两胯骨和丹田的支点上,然后唱的运动感是收腹提臀撑腰开胯鼓胃。上腔肋间肌群的对抗要贯穿整个歌唱的过程,保持胸廓打开,即使换气也不能松弛,因为要保持好输送管道,支持深呼吸,导致胸腔松一下的原因是主动吸气的需求。下腔的对抗是循环完成气息的四个环节。 2.“我把他的方法总结为气息往下沉的时候,不是僵死的呆在那,控制不是有限的,我给他总结是无限的,感觉很松的,这个气从腰上出去了,无限扩张,感觉这个腰是有弹性的,腰一有弹性,呼吸就不僵了。我是根据沈先生讲的这个原理和方法,总结出有限和无限的这样的感觉。沈先生接着说,把控制的感觉搞过火了,气不流动,声音就僵了。打开以后,整个吸住了,气就僵了。 后来我就问沈先生,有个学生吸得特别僵,他这气不流动,怎么办?沈先生就说了一句话,你让他在胸口上又吸又呼。一句话,我就悟出来了,又吸又呼那么就流动,把这个搞过火了,他就僵了。 以气带声,声音就下去了。感觉这声音、还有气顺着咽壁又上去了,就又吸又呼,呼是向上,吸是向下。沈先生说,有了又吸又呼的感觉就一举两得了,他就不僵了。后来我唱歌就找到胸口又出气又进气,又吸又呼的感觉。既能很好地控制气息,又能使气息通畅、声音流动起来,这种被动的效果就是在主动想一下就产生了。你想这个气从胸口下去了,那么是叹下去了,喉头一沉,啊~~~,这气就把声音带出来了。这是流动。”(摘自初级第五讲) 3.”肋骨一提,横隔一降就形成了人的呼吸运动。这就是对抗劲,我们在呼吸当中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必须要找对抗,也就是深呼吸支持,支持的部位在腰带上。”(摘自初级第五讲) 4.朝前朝下 5.”吸气我主张吸气时用下降横隔膜,放松和膨胀小腹的办法,而不是主动地抬胸扩腔的办法吸气。哈~~,这叫抬胸吸气,胸式呼吸,把胸一抬,让上胸吸气,这样的话就是主动吸气。不信你试试看,把嘴张开,小肚子一松一鼓就气沉丹田了,气就进去了,你不用吸。”(摘自初级第五讲) 春晓 1. 腰腹之间一呼一吸就产生了对气息的支持。 2.练习叹气.哈气.又吸又呼气息就流动了。 3 .打开胸廓,横式呼吸.边吸边向外膨胀.吸气时.将意念集中在小腹(意守.丹田) 4 .鼓胃的方向朝下,朝前鼓出来就有了抵抗力 5 .下降横隔膜.松小腹.小肚子一松.气就缓缓沉入丹田。 春江花月夜 1、气息的支持,腰腹之间,一呼一吸就产生了气息的支持 2,气息的流动,在胸口上又呼又吸及产生流动, 3,深呼吸,用闻花陶醉的感觉,打开胸廓,横式呼吸, 4,鼓胃的方向朝哪?应朝前微上。 5,吸气方法,小腹一松一鼓,气就进入丹田。答题完毕,请老师,同学们指正,谢谢! 岳鸿霞 1,气息的支持,贴着咽壁看着嗓子眼向下叹气腰扩张,气沉丹田向上支撑的感觉横隔膜下降形成对抗腰眼无限虚张 2,气息的流动,在胸口上又呼又叹又呼又吸产生气息流动, 3,深呼吸,腰像拉手风琴一样横式呼吸, 4,鼓胃的方向朝哪?应朝前朝下。 5,吸气方法,小腹一松一鼓,气就进入丹田。 答题完毕,请老师,同学们指正,谢谢! 兰瀛 先生及各位老师大家好,关于呼吸的具体动作,各位老师都谈的非常详尽了,恕不在此赘述了。就20日的作业,想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有悖之处,望先生雅正! 横式呼吸理论是《歌唱学》的最高精髓之一,是先生对沈湘教学的发展,这个把复杂变简单的过程,是先生几十年的心血!学生觉得非常有必要做为重点,认真领会! 根据先生一贯教导的“歌唱是全身的运动”这一理论,我以为这五道题,应该从歌唱是一个整体上,综合考虑。 1.所谓呼吸的支持,(1)是支持声,先有气,后声。声一定要在气上!(2)支持全身歌唱,包括鼻咽腔,喉腔的打开,下颚的放松(防止舌根音)喉头的下降,胸部吹瓶口,后脊柱及腿,脚部等等!这些应该是一个动作完成的,这叫整体歌唱。也叫呼吸支持。 2.先生所讲的横式呼吸,学生理解是将传统的南北方向呼吸,改成了东西向。这个90度改变的意义在于,(1)呼吸深了,(2)避免了呼吸和声音,朝北向上提!从而彻底解决了深和稳定的难题!经管非常难练,但一旦掌握,唱歌就非常简约! 3.我们歌唱时,要将自己溶于大气之中,胃部向外无限伸展 ,小腹同时往里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 我们的小腹一放松,气就进来了,然后朝着俩肋及后腰发展。这是横式呼吸!更是“想”,“听”,“看”! 总之,先生在初,中级班的教学中,是依据我们进步的某一个节点,而具体教授的,现在通过俩个阶段的学习,我们应该整体,综合理解先生的教学理念,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进步的事半功倍!不枉老人家的辛苦!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俩个年级的学习体会,若有曲解先生理念的地方,恳请先生原谅,并及时予以纠正! 兰瀛敬上 乐清静 1.什么是气息支持?首先,支持就是对抗。唱的时候要用收腹提臀与腰部扩张上下用力的对抗力来控制气息从深部向上均匀的发出。气息的支点在两个胯骨头和丹田上。 2.怎样解决气息的流动?在胸口上又吸又呼。呼是向上,吸是向下。有了又吸又呼的感觉既能很好地控制气息,又能使气息通畅、声音流动起来。 3.什么是深呼吸?找一下闻花香的感觉。 4.鼓胃的方向是朝哪?朝前 5.吸气方法是什么?松腰、鼓小腹,气就进来了。 |
|
来自: 陈震z99sy2eg2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