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璇琮坑 2019-03-21

 碛口位于山西吕梁地区临县、黄河晋陕大峡谷之中,“激水为湍,积石为碛”,其名源于该处黄河水流湍急并夹带沙石,是黄河上的第二大碛。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碛”字《辞海》中释义为“沙石上的急湍”。《汉书》卷六注曰:“濑,湍也,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碛口地处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每逢雨季,湫水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黄河,在东岸形成了“麒麟滩”,挤压黄河,导致河水湍急,礁石林立。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引发了碛口的兴起,因为黄河水运的船只必须在此停泊,水运转陆运,由此,碛口逐渐成为商业口岸。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凭借黄河水运逐渐成为联系晋、陕、蒙、甘等地的水旱码头与商品集散地,也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目前碛口镇黑龙庙山门上还保留着清代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岳声色大文章”,这便是当年碛口商贸兴盛的真实写照。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碛口在明末到民国初年,成为一个商铺林立、客商云集的大市场,南北货物汇集于此,每日总量达五十万斤之多,被称为“驮不尽的碛口”。至上世纪中期,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兴起,黄河水运逐渐隐退,碛口的繁华的日益衰落,而今,只有当年唱戏酬神的黑龙庙、西市街头保留着的祁县乔家、榆次常家,以及孔祥熙家族的商铺和仓库,这些老建筑见证着曾经300多年的辉煌。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黄河系列:山西碛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