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山桃花每年都比京城其他地方的桃花开得更早、更旺,据说这是当年慈禧太后为了比普通百姓更早看到花开,特地命园艺师精心培育的。虽说此事尚待考证,但每年颐和园西堤的桃花,确实能在北京众多春花景致中脱颖而出。 一起来看看颐和园的春之美吧 颐和园之 “春” 颐和园西堤的景色 每一眼都让人沉醉 风吹起了堤岸边的杨柳 鸳鸟惊起一池涟漪 阳光将花瓣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的笑,我经年不忘 出树香梢几树花![]() ![]() ![]() ![]() ![]() ![]() 在一池桃花水中撒欢 惊起串串涟漪 ![]() ![]() ![]() ![]() 就是小鸟最美的家 ![]() ![]() 游西堤攻略 颐和园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 从北向南依次筑有 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 沿堤遍植桃柳 春来柳绿桃红 有“北国江南”之称。 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之劫,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 ![]() 清漪园时期名桑苧桥,光绪时期这座桥改为今名,取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活的作品——《豳风》,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 ![]() 建造于乾隆年间,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 ![]()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 ![]() 关于桃花,还有这些你想知道的 ![]() ![]() 桃花 爱情 其实,桃花很会撩。在诗中,人们喜欢用桃花来借喻爱情。”人面桃花相映红“用来赞美少女的娇艳的姿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形容新娘的年轻貌美,生活幸福美满。;更有”桃花运“代表爱情的运势;而桃花的花语,也是”爱情的俘虏“。 ![]() 桃子 长寿 桃子肉质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是祭祀神仙的五果之一。在各种神话传说里,仙人吃了增法力,凡人吃了会升仙,所以称为”仙桃“。同时,桃子也象征多子多福、健康长寿,也称为”寿桃“。 傍晚,园内游人渐少 挽着心爱的人在夕阳下的花海中漫步 就是当下最浪漫的事 TIPS 🌸桃花开不易,观赏莫折枝。广大游客在赏花观景时,请保持距离,不攀折花木。文明赏花、文明入园。 🌸周末及节假日游人多,为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建议错峰出行。 🌸建议体验一下临近傍晚时,夕阳斜照下的颐和园,美不胜收。 🌸从颐和园西门入园,沿着昆明湖边走风景最美。 张紫瑜 综合制作 王兆冬 摄 温馨 动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