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万里长城,乃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1961年,万里长城曾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 大同的古长城, 也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同古城,自古便是南方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割线,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大同古城境内,也就遗留下来了历朝历代的古长城遗迹。 大同的古长城,其中包括有: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隋长城、金长城、明长城、清长城…… 这些古长城遗迹,大多都分布在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新荣区、左云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这7个县区,地理范围非常广。 由于大同古长城,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又富有特色。所以,大同也堪称是一座天然的长城文化博物馆。 这些遗留至今的古长城遗迹中,现存最主要的还是明代长城。明长城又有外长城和内长城之分,如今的大同市,正好居于内外长城之间,南部和北部、西部的行政区划线,也大部分以长城为界。 相传大同的古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战国时,大同就已是军事重镇,为抵御胡人的侵扰,赵武灵王修筑了穿越大同境内的北长城。这与中国长城的修筑历史,一同起步。 秦统一后,“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白登之战后,汉王朝筑塞外城障,汉武帝时修缮秦长城并在河西走廊新筑长城。北魏太武帝筑畿上塞围,环绕大同的南、西两面,护卫京都。北齐先后5次修长城,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其中大同境内的长城修筑了4次。隋文帝杨坚于公元607年在大同周围修城。明朝时,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首,境内曾8次大规模修筑和完善长城。由此可见,大同长城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长城的修筑史。 现如今,若来大同古城游玩,驻足在古长城脚下,你会看到:烽火台的狼烟早已熄灭,飘荡了无数个世纪的战争之旗已被寻求和平的时代车轮碾得粉碎。只有土长城旁那棵肆意生长的歪脖子古树,依旧摇曳着干瘦的身躯,仿佛在诉说着沧桑岁月的艰辛和坎坷。 若在长城旁慢行,徜徉在古城步道和现代人潮中,犹如置身于斑斓的画卷,思绪从绵长的怀想和悠远的追忆中又回到了现实。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建筑, 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大同的古长城, 作为我国长城项链上最耀眼和最璀璨的精美项坠, 其历史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听说!不同的季节,登临大同的古长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收获哦~眼下,大同即将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小伙伴们,不妨让我们相约大同,一起去看那内外长城犹如玉带连珠,将雁门天险、平型要塞、杀虎隘口及无数烽堠卫所、敌棋暗道联成一体,共同构成塞上美丽风景线的壮丽景观吧! 来源: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