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Zhanggx 2019-03-22

大一统的唐朝终究分崩离析,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非常动荡,王朝更迭频繁,经济的发展相比唐朝自然是大大不如。

但很诡异的是,五代的文化艺术并没有停滞不前,尤其是“词”的发展突飞猛进,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文化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就是绘画。

南唐画院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在这个战乱年代走出的非凡艺术家,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晓音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

这位著名的皇帝艺术家,他的《虞美人》可谓千古传诵不衰。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人常常评价李煜是一个“失败的皇帝、成功的艺术家”。比起宋徽宗,李煜更倒霉一些,他继承皇位时,国家已经走向衰败了。

之前,后蜀主孟昶在成都创立了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正式的宫廷画院。

随后,南唐也建立起自己的画院,聚集了一批著名的画家。

南唐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经济相对发达,文化也比较繁荣。尤其是在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时期,涌现出大量绘画名家。

南唐画院里,有大画师周文矩、顾闳中、赵幹、董源等人,他们经常被召集去描绘皇室的宴饮或民间生活场景。

宫廷大画师周文矩

我们先从周文矩开始讲起。

周文矩,江苏句容人,五代南唐宫廷画家。后主时任翰林待诏。

古时候,在文学、书画、琴棋等方面有特长的人,会在翰林院担任官职,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

周文矩擅长画佛道、人物、车马、山水。尤其擅长画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

周文矩的代表作品有《宫中图》,残存四段,现分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另一幅《重屏会棋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宫中图》

《宫中图》,描绘了宫廷妇女生活。

有人在抚琴奏乐,旁边还有人在欣赏聆听。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继续往左看,两个丫鬟抬着小轿子,一个小女孩坐在上面特别的开心,旁边一位听乐的妇人还回过头来看着小女孩笑。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再往左,有三个妇女围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孩,小孩子伸出手来要抱抱。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还有一群小孩子在和小狗玩追逐游戏。多么生动的画面啊,儿童活泼天真,宫女悠闲自在!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仔细看《宫中图》人物衣服上的线条。这就是周文矩独创的,用颤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后人称为“战笔水纹描”,看上去仿佛水纹波动。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再看《宫中图》中弹琴宫女的这块坐垫。咦,大家发现了什么?是的,近处的坐垫比远处的要窄。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常识告诉我们“近大远小”,周文矩的“近小远大”,是什么技法呢?

这就是周文矩的独特构图法:反透视

在西方绘画里,画面根据“焦点透视”原理,形成“近大远小”的画法。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焦点透视的经典之作,画面中所有的线条,焦点都指向一个地方。没有焦点透视法,也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与焦点透视相反,反透视就是不符合人眼真实看到的景象,表现在中国画里,就是近小远大,近窄远宽。

《重屏会棋图》

我们再来看周文矩的另一幅名画《重屏会棋图》。这幅作品尺幅不大,画心部分仅有40*70厘米,但是就在这么小小的画面上,却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

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兄弟们在屏风前对弈的场面。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重屏”。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白居易《偶眠》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画面的主体部分,在一个布置精美的房间里,有四位贵族男子正围坐在一起下围棋。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周文矩没有在画中标出四位男子的姓名,因此后人只能去猜测他们究竟是谁。直到南宋时,一个名叫王明清的学者看到了这幅图,想起家中收藏了一幅南唐中主李璟的画像,拿来一对比,果然十分相像,因此认为这是李璟与他的三个弟弟对弈、观棋的娱乐场景。

那么,画中哪个是中主李璟呢?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想想我们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中说过的“主大从小”规律,李璟当然是中间那个头戴高帽、身材高大的男子了!

四个人的衣纹细挺而带有转折,正是前面说到的周文矩的“战笔水纹描”特色。

《重屏会棋图》中的床榻样式再次呈现出近处的窄、远处的宽的特点。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为什么出现“反透视”?

为什么中国画的器具中会出现“反透视”的视觉效果?

我认为《芥子园画传》中的一段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既画亭榭,安得使之空洞无物?必须几席可凭可藉。画此等物,固不可太工,工则俗……”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画家们认为,如果要画茶几、席子、屏风、床榻这些器具,如果“太工”,像透视法那样过于写实工整,就显得有点俗了,缺少雅趣。

作者介绍

曾孜荣,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有20年艺术普及工作经验,语言生动易懂,他的讲解可以说是欣赏中国画的入门捷径。

中国画里的桌子为什么“近小远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级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