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姐 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大放送,同学们要加油啊! 例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铁:FeO B.甲烷:CH4 C.氯化钠:NH3Cl D.硝酸:NO3 解析 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A错误;甲烷的化学式为CH4,B正确;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C错误;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HNO3,D错误。 答案 B 例2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面对水化学式(H2O)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氧化物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 D.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解析 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A、B正确;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或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C正确,D错误。 答案 D 例3 用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Cu、H、N、O、N、Ba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化学式:可溶性碱___________;水溶液呈蓝色的盐___________;单质______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_____。 解析 碱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化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Ba(OH)2易溶于水,Cu(OH)2难溶于水;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蓝色的盐是Cu(NO3)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符合要求的单质为N2;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2O5。 答案 Ba(OH) 2 Cu(NO3)2 N2 N2O5 例4 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 解析 在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3)+(+1)×4+x+(-2)×4=0,则x=+7。 答案 D 例5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解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物质1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的原子数,A正确;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论个,2Na表示两个钠原子,B错误;元素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正确;在离子符号前面加化学计算数可表示几个离子,D正确。 答案 B 例6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解析 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 =176;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9﹕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6×6)=9﹕1﹕12,因此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1)176 (2)9﹕1 (3)氧 跟踪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2.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A.EuO B.Eu2O3 C.Eu3O2 D.EuO3 3.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原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O3 C.4个水分子——4H2O D.5个钠离子——5Na 5.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KCl B.NaOH C.NH4Cl D.BaSO4 6.(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________;2个氢分子________;氢离子________;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老陈醋“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也称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CH3COOH表示的意义有: ①________;②CH3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 1.B 2.B 3.D 4.C 5.A 6.(1)H 2H2 H+ H2CO3 (2)①醋酸 ②40% ▍本文编辑:化学姐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