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三期中考试化学范围及知识点复习提纲

 许愿真 2015-01-14

化学是初三开的一门新学科,可以说这对每个学生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新学科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其他学科中的一种新鲜感与好奇感,但是课程就一定会考试的,那么期中考试都会考些什么呢?高分网初中频道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要考的范围及复习提纲!
  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教学进度不同,有些教得快些有些教得慢些,但初中期中考试化学考试内容的范围大至在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之间: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资料推荐: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汇编(九省十套)

  复习指导:
      1、认真看书,归纳前四单元基础知识,可参考下面提纲,要求每个知识点内容必须准确理解记忆。
    2、注重分块知识点的落实尽快熟悉考试题型,争取第一次大考取得好成绩。
    3、期中考试题要求题题过关,同时要求进行审题、信息提取、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初三期中考试化学复习提纲:
    一、重要的化学概念
    (一)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洁净的空气、天然水、过氧化氢溶液、石灰水、碘盐等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水、纯净水、蒸馏水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铜Cu、汞Hg等
          非金属单质: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金刚石C、硅Si
          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MgO、KMnO4、Ca(OH)2、NaCl
    5 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H2O、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刚石C、石墨C、硅Si、金属(如:汞Hg)。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Na+和Cl-)。
    相关概念: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例:H、O、Fe、S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学式。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不可分),实则是原子核不变,而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一定要发生变化,否则就不能生成新物质。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钠离子Na+,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铵根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
    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
    4原子的构成
    (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显电性。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画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氯原子Cl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原子核相同(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核外电子数(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呈电中性,而离子显电性。

  5 元素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地壳里、生命细胞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3)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或说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还决定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在1~3为金属元素、

  一般在4~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氦为2)。

  (4)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上册书75页表4-6)

  氢___氦____ 锂____ 铍____硼____碳____氮_____氧_____氟_____氖_____钠____镁_____ 铝______硅_____磷_____硫_____氯______氩_____ 钾_____钙_____锌____铜______铁____汞_____银____钡_____锰______铂_____  金_____碘_____

  (5) 元素符号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能表示一种单质如Mg。

  H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镁Mg 锌Zn  铝Al  铜Cu  铁Fe  汞Hg  氢气H2  氯气Cl2  氧气O2

  氮气N2  磷P  硫S  硅Si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氧化钠Na2O3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铝     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二氧化锰     氧化汞    氧化亚铁

  氧化铁       水        三氧化钨

  盐酸     碳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氯化钠      氯化锌     四氯化硅      硫酸铜     硫酸铵    硝酸钠    硝酸铵

  碳酸铵     碳酸氢铵       碳酸钙     高锰酸钾      锰酸钾

  1.化学式的含义(仿照水的写二氧化碳的)

  H2O

  二氧化碳   CO2

  微观

  1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1。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宏观

  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1 = 1:8

  (1)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果题目中只出现了物质的名称,这时应从元素的角度回答,它是由某元素和某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微观: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果题目在出现某物质名称的同时,名称的后面跟有“分子”,则是要从微观的方面描述该分子的构成,这时应从原子的角度回答,它的一个分子是由几个某原子和几个某原子构成的。

  2.化合价

  +1价:H、Ag、K、Na、NH4, +2价:Ba、Ca、Mg、Zn、Cu、Hg、Fe(亚铁)

  +3价:Fe(铁)、Al   -1价:F、Cl、Br、I、OH、NO3  -2价:S、O、SO4、CO3

  (1)通常H显+1价、O显-2价是推算其它元素化合价的基础。

  (2)具有变价的元素,重点是Fe可显+2价(亚铁)或+3价(铁)。

  (3)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数字的意义(微观):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O:两个氧原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O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③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O2:前面的2表示两个氧分子,

  ④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Na+两个钠离子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2,O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

  4. 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1省略。表示一个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价标符号正戴帽,先写正负,再写数字,1不省略。表示正(负)几价的某元素。

  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微观)。  Ca:正2价的钙元素(宏观)。

  (四)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燃烧、由燃烧引起的化学性爆炸、钢铁生锈、孔雀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杀菌消毒、食物(蛋白质、淀粉)消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释能等。

  物理变化:木棍折断、冰雪融化、酒精或氨水挥发、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滤、蒸馏、物理性爆炸如车胎充气爆胎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对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溶解度)、挥发性、吸水性等。

  3.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最常见的是热量的变化,即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4.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还伴随有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

  5、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酶是重要的生化反应催化剂,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五)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二种基本反应类型

  特征

  实例

  化合反应

  “多”变“一”

  C + O2  = CO2

  分解反应

  “一”变“多”

  2H2O =2H2↑+O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合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纯氢在空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汞在氧气中加热

  【分解反应】

  电解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氧化汞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

  4P+5O2  =   2P2O5,  CH4 + 2O2  = CO2 + 2H2O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六 )常见物质的色态

  物质色态

  气体

  无味

  氮气N2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甲烷CH4

  有味

  氨气NH3

  二氧化硫SO2(刺激性气味)

  氯化氢气体 HCl

  固体

  黄

  S粉 硫磺

  蓝

  氢氧化铜Cu(OH)2

  硫酸铜CuSO4

  红

  红磷P  暗红色

  Fe2O3   红棕色

  铜Cu

  白

  P2O5五氧化二磷

  氯酸钾KClO3

  MgO 氧化镁

  白磷P

  氯化钾KCl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

  黑

  C     炭粉

  二氧化锰MnO2

  氧化铜CuO

  四氧化三铁Fe3O4

  铁粉  Fe

  暗紫

  KMnO4  高锰酸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