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英语网课吐槽系列中阶篇的第二篇,点击以下链接阅读之前的两篇: (👆你会在各处不停地看到这篇文章。。因为它被多家转载了。。) 上次说到中阶网课主要分为三类: 主流原版教材、科学社科课程、原版阅读课程。 本篇来讲科学网课的选(tu)择(cao) 二、科学课程 同上篇,只需要讨论体制内的学生: 观点:语言只是知识的不同表达形式,同样的课程内容学校基本都有。 教材是内容的载体,先来看看教材。 各类网课主打的Science科学课,相当于小学阶段校内的自然/探究课程。 有次我翻看小朋友的自然教材时发现,咦?这些内容跟原版科学教材的内容很像吗!翻到最后版权页,这就是拿原版教材翻译过来的吗! 有图有真相👇 点击图片拉大,看到那些红圈圈里的牛津大学,和oxford university了吗? 虽然老了点,年份标记的是1993年,但是我翻看了里面的内容,都是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没有什么需要更新的前沿科技。 接下来看具体内容,我拿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自然教材,和美国德州的科学教材Science Fusion同年级G2的目录来比较一下: 注:原版教材目录列了很多小标题,为了便于对比, 这里只截取每单元总标题。 可以看到,内容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是各有所长。 Science Fusion里面的四大类中,三大类Life science, Earth science,和Phisical science,《自然》教材中都有相关内容;另一类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stem,可以非常勉强地跟《温度和温度计》搭上边。 所以两种总体课程体系还比较一致,但原版教材中可以体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部分《自然》教材中未体现。 接下来看看内页: 同样是讲昆虫,相差无几。但右边原版教材的页面上有个小互动,后面接连几页也有题目。 但是我们的这本教材上也有啊! 看到了吗?一样有丰富的互动活动。所以,强烈建议各位看看孩子学校的探究/自然教材,内容不输同级原版教材。 而基于教材来上的课程,学校老师精心备课,还设计了各种动手操作、互动环节。所以每次上自然探究课我家小朋友都非常期待,这绝对是网课无法比拟的。(注:我家上的是家门口普通公立小学) 至于原版教材有多厚,印刷多精美,指导多详细,这个差异其实对教学效果没有影响。 所以,我们校内的教材薄一点,没用铜版纸,又何妨? 结论:如果大家信任学校老师的教学质量,出于获取科学知识的目的,就没必要在外面上英语科学网课了,它们只不过是把同级的内容换成英语而已,而且还少了科学课本该有的实验互动环节;那么出于学习英语的目的呢?那就上英语课啊,为毛要上科学课呢? 那么,科学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是否依赖学校的课程学习就够了呢? 科学也是分低阶和高阶的。 小学里学的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科普。粗粗了解事物的基本概念和外在表象。 只有到了中学,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才会分化成物理、化学、地理、生物这些学科。这时,终于不是科普了,而是开始探究表象背后的原理,并进行具体问题的计算分析。这些学科知识,是任何科普都不能替代的,必须经过系统学习才行。 但科普又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大量科普知识打底,学习学科知识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时,虽然无法深入学习科学原理,但是学校却会开设《自然》、《探究》一类科普课程,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先广泛了解万物。 只不过,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的中规中矩的科普内容很难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如何才能接触到纯正、优质的科学、理工方向的科普内容呢?科技杂志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杂志的内容够广博,又够前沿、够有趣,时效性强又有深度。 作为一个懒得选书,恨不得所有题材都帮我配齐了的老母亲,《万物》杂志一出现,就令我食指大动,立马下单! 《万物》有两个令人瞩目的身份:
杂志之所以叫《万物》,就是为了给孩子揭秘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秘密,激发他们对科学、对工程的热爱。这内容,实在令我无法抗拒 但由于它是2019年创刊的,我本着谨慎的原则,还是自己先看了两期以后才开团。拿到实物后,我不禁感叹,真的是好大,好美,内容好干货! 实拍,跟语文书比较大小,这个大翻页实在是太!爽!了! 大开本,读起来眼睛舒服!比一般的杂志都大,也比A4纸还大点儿,印刷质量精良... 每期有88页,知识很丰富,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都有! 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 我来实拍一下,艾玛,手机没有广角,跨页太大了拍不下 火山主题,文字本身就已经条理清楚了,再加上清晰明了的配图,把一切抽象的原理都用具象表达出来了! 不同于市面上的所有杂志,《万物》从内部构造出发,带领你以前所未有的视角重新审视世间万物。 每期超过100幅的科学图解和高水准的三维视觉,将复杂的原理变成触手可及的立体画面。
《万物》拒绝知识碎片化、拒绝低信息量,将完整的、前沿的科技新知整合为有趣的、有逻辑链的故事,形成知识图谱。 不过,很抱歉!上面这些美图,你都看不到了! 因为虽然《万物》2019年1月刚创刊,但 1月和2月刊都已经卖断货了 赶紧的吧。。现在三月底了,不快点儿四月的也赶不上了 这次我们开的是未来12期的预定团购: 预订刊:2019.4月-2020.3月,共12期 团购价:288元/12期 一本才24块钱?那么大!88页那么厚!字和图都密密麻麻!太合算了有木有! 别急 【包包妈全网独家福利】! 以团购价订阅12期新刊的同时,还【返现10元】 所有只要278元就可以订阅12期杂志了! 返现方法: 第一步:转发本文至朋友圈,配上脑洞大开的文案,比如: “咦?我到底看了篇什么文章?有点懵。。 “好像是篇网课吐槽文,但。。好像哪里不对 不方便发朋友圈的小伙伴,可以转发至一百人以上的家长群,同样要配上以上文案哦~ 第二步:截图朋友圈,或家长群; 第三步:长按扫码填加爱学习的小助手微信,注明“万物返现” 第四步:将付款成功的订单和朋友圈/家长群截图私信给小助手,领取返现。
(扫码直接购买) (扫码直接购买)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这份杂志 ... (扫码直接购买) 《万物》的背后是大名鼎鼎的How It Works杂志,这是一本享誉全球的科普杂志,隶属英国Future集团。Future集团英国排名第一的消费类杂志出版商,拥有65种常规杂志、2000种杂志书和世界领先水准的付费网站,在全球拥有上亿用户。 How It Works拥有豪华的专家团队,顶级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全球著名博物馆与图书馆的专家轮番上阵撰稿。仅一期杂志,就能请到大英图书馆的科学史研究员、剑桥大学硕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生物医学记者等。 外国杂志引进到中国,要编译成中文,谁来选文、翻译很重要。《万物》是由国内知名科学杂志《环球科学》团队来制作的,会原汁原味呈现英国原版How It Works的内容精髓,所以《万物》也被称为《环球科学》青少年版。 《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科学素养和编辑水平是国内一流的。 《万物》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活泼有趣的图解、深入浅出、生动易懂,任何年龄都可轻松阅读。 一方面,《万物》的信息量非常大,几乎可以对标中学课程中的所有理工科目知识点。文章中的要点,科学编辑还将给出思维导图、阅读书单、科学课程,以及多媒体资源,让孩子持续探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万物》的编辑遵循了孩子最基本的阅读天性与好奇心,把最前沿的科学、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一一拆解。让孩子像解剖大师一样,自己深入内部,寻找答案并乐此不彼。 每期超过100幅的科学图解和高水准的三维视觉,能将复杂的原理变成触手可及的立体解构。复杂的知识瞬间变成了有意义的组块,让人不由自主的迷上科学。 比如,下图就是3D 解剖图的形式为孩子展示水星的奥秘。 还有核子潜艇的内部结构3D图,这也是很难在其他读物中找到的 ... 不得不说,这样的学习,真的好直观,好立体!! 长颈鹿打起架来竟然这么可爱!好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不如……我们把它拆了吧! iPhoneX卖这么贵,好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秘密, 不如……我们把它也拆了吧! 鲨鱼为什么能走上食物链顶端?拆! 别说是孩子了,就连爸爸妈妈也觉得很新鲜有趣,简单看看也能轻松涨知识! 《万物》主打理工科,但也有历史人文,会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横跨七大学科——环境生态、技术、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领域,帮助孩子接触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动态,科学技术的整体与具体细节。 了解前沿科技,就拆了新出的 Apple Watch,并在第一时间制成插图,风靡一时。 了解建筑科技,未来海上城市的解剖: 让孩子学生物,图解人脑发育... 还有,伤口的愈合... 图解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你的大脑 ... 学地质史,大灭绝的时间轴 ... 了解核冬天的形成... 如果孩子喜欢天文学... 历史学也不落下! 中世纪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对比... 探求历史背后的原因,古罗马军队为何这么强?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这么一看,太清晰了! 精美的科学主题插画不常见,在科学家指导下完成、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插画更是珍贵。 而在《万物》杂志中,我们能看到由插画大师斯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等世界一流艺术家亲自制作的插图,精心构思的科学脚本和科学思维逻辑,通过绘画大师,得以生动呈现。 丛林中的动物 ... 恐龙世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万物》的艺术水平不亚于任何一本绘本读物。每期随刊赠送的万物大海报和礼品,都是会让人爱不释手的收藏! 此外,《万物》比我们常见的杂志宽出很多,略大于A4纸张,字大图美。 杂志中有超多科普知识图谱,还有令人惊叹的超酷图片,逼真的三维原理大解构由三维制图团队打造,为了保证这些图的完美呈现,《环球科学》杂志社坚持用原版一样的大小,据说就这一个坚持就是每本杂志就增加了一块钱的成本。 算下来每期23块出头,也就是一杯咖啡的价格,买一本88页彩色印刷的高质量杂志,值! 这本陪伴了全球千万青少年成长的读物,将会成为中国家庭的好伙伴! 最后,说说购买须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