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服务标准:慢病患者用药难将大为改善

 智汇百川 2019-03-22

在很多大医院里,排队取药已经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在长长的取药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高、患者人数众多,也为医院服务带来了沉重压力与挑战。

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提出将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所有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都将成为评估对象。此举将有力推动医院智能化发展的步伐,增加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感,也有望改善取药排长队的情况。

互联互通:

智慧医疗服务的终极目标

据悉,该标准体系确定了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其中,在诊后服务的药品调剂与配送方面,标准体系强调,医院智慧服务应该做到:患者可在线查询到出院带药信息;支持向第三方机构推送电子处方,电子处方应有防篡改功能;支持患者在线完成药品配送付费及配送地点选择,患者可在线查看药品的配送情况,在全程服务方面,针对慢性病、复诊患者可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检验单等,至少支持1项。

专家认为,智慧医疗服务对医疗信息的要求目标是互联互通。而信息化的升级会对药品的配送方式、处方的流转带来变革。

处方共享:

方便患者取药,疏解医院就诊压力

以糖尿病为例,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096亿人,占全球病患人数的26.4%,居世界首位。对于慢病患者来说,看病吃药已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取药难却成为慢病患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到社区医院取药,药品经常不全。到大医院取药,一些地方规定只能开7~14天的药量,结果出现了“医院挂一次号、取一盒药”的现象。如此一来,慢性病患者只好反复去医院,无增加了时间、交通成本,工作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排队取药现象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重复性劳动,造成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解决慢性病患者取药难的问题,势在必行。而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将从便捷、规范的层面解决上述问题,合理的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就可以提供便民惠民医药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一方面,患者可凭借短信或者医院打印的处方信息到入驻平台的药店进行取药,解决了医院大厅取药窗口拥挤、低效的现象,患者人群得到疏导,缓解医院药房压力,医院门诊更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在没有到医院的情况下,基于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建立慢性病药品服务体系,慢病患者也可以在线复诊、购药,实现和完成网上购药、药店配送上门、医保“一站式”结算。

梧州模式:

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打造新“风景”

梧州作为全国首个落地的处方信息共享试点市,其模式在业内被称之为“梧州模式”。

在广西梧州红十字会医院,全国首家处方共享平台已覆盖20万余名患者,医院共享药品近3000种,外延处方约30万张,处方取药率达到95%以上,患者取药时间平均节省20分钟。

一方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一方面也减轻了医院药房的压力,在当地取得很好的社会口碑。在“梧州模式”中,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直接连接医院HIS信息管理系统,当医生与患者面诊后,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具外延处方,经医院药剂师审核后,处方信息上传至“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立即将处方信息以短信的形式推送给患者,患者在24小时内凭短信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处方共享平台药店完成线下购药。药店工作人员核验患者处方信息,打印处方并完成售药和结算环节。

据介绍,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一边对接医院HIS,确保了处方真实性,一边也对接了零售药店进销存系统,确保了销售真实性。与此同时,患者凭短信自主选择药店完成购药去,确保了患者真实性,为政府营运提供各项监管数据,保障了处方流转过程中的安全。

面诊购药之外,基于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慢性病患者亦可通过平台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等,享受到医院外延服务。至此,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完成了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药品销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信息化平台,真正地实现了“三医联动”。

据悉,目前该模式已实现零售药店医保统筹账户结算,形成了慢病患者便捷购药的新“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