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逛淘宝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只要你搜保暖内衣,跳出来的产品十有八九会是南极人。 而且价格不一,同样一条秋裤,有卖39.9的,有的卖59.9的,有卖99.9的,也有卖129.9的...... 点进去店铺看吧,还都是南极人专卖店;看评论区吧,有人说是正品,质量很好,有人说是次品,质量很差。 你多看几次以后,估计头都大了,都叫南极人,到底你丫是不是真从南极来的? 不仅是保暖内衣领域,南极人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强了,简直无所不在,要啥有啥,羽绒服、牛仔裤、袜子、暖宝宝、按摩椅、玻璃杯……就差做避孕套了! 这到底是啥情况呢? 其实,这就是吊牌经济的商业模式在作祟。 吊牌经济,和字面意思一个样,就是卖吊牌,企业全程不生产产品,只对代理商家收取授权费,再对商家生产的产品进行一下质量把关,然后产品就带着企业的吊牌卖到消费者手里去了。 南极人就是采用了吊牌经济的商业模式,所以才有了淘宝上无处不在的南极人专卖店,和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一的各种南极人产品。 早从2008年起,南极人就砍去了所有的实体工厂,砍掉所有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仅仅保留了吊牌,开始走吊牌经济这条路,摇身一晃成为品牌授权商——南极电商。 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年买的南极人产品,可能只有吊牌算得上是正宗的。 有数据统计,目前,南极人旗下全品牌授权经销商有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 在节省了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等开支后,南极电商的钱赚得很省心,根据2017年的年报,南极电商光是靠南极人这一个商标,就获得了超5.41亿的收入。 这么省心的赚钱模式,任谁看了都动心,于是,北极绒、恒源祥、俞兆林等也跟着做起了躺赚的吊牌经济。 企业只要卖个吊牌就能躺赚,小作坊只要买个吊牌,一件成本十几块钱的衣服就能卖上百块了,两方都乐滋滋地赚了个盆满钵满,吊牌经济可谓一箭双雕。 而这其中,消费者的利益是受到伤害的。 因为很多企业在把吊牌卖出去之后就不管事了,任由经销商按自己的标准胡乱生产,对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加以质量监管和把关,于是,就有了各种乱七八糟,质量参差不齐的南极人、恒源祥、北极绒..... 长期以往,这些品牌的口碑必定会逐渐越来越差,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吊牌经济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一个品牌要想走得远,还是要努力用质量说话的,哪会有这样一劳永逸的好事呢? 你都买到过哪些奇葩的吊牌产品?欢迎在下面留言,说出你的故事哈! |
|
来自: 昵称605301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