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创作水平的高低,最终的评判者应是观赏者。普通观众会以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来概括,比如说:“演得像!'“演得太好了!”应该说这是对演员表演的最高评价。若再被专家、同行肯定和赞许,那无疑是演员中的佼佼者。北影老演员安震江(1928—1977年,北京人) 就是这样一个给大家留下无法磨灭、印象深刻的优秀电影演员。他从影24年间,扮演的角色除《地下尖兵》《飞越天险》几乎全是反面角色(《如此多情》照相师等客串类角色除外),可说“坏的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让人恨之入骨。五大反角之一的葛存壮曾这样评介他:在我们这一代演员中,能把狗腿子、特务这些小人物角色演绝了的,安震江当数首位。估计安震江也有“自知之明”,他同妻子康荔婚礼中,曾别出心裁地叫“公安专业户”印质明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有仇的报仇,下联:有冤的伸冤,横批:恶贯满盈,呵呵。 记得上戏李志舆说过这样一句话:做演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这话有一定道理。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后天再努力也唱不出天簌之音。安震江天性活泼,自小爱说好动,初中已经上台演戏了,北师大就读时反角才华已经显露,不过这类早年天赋,老演员中多了去。但演戏高于一切,毕生热爱电影艺术的,并非每个电影演员都能做到。安震江考入北京电影学校前,已是北师大三年级学生,为了喜爱的电影艺术,毅然转学改行。为了演好影片中的人物,他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每次深入生活他都非常投入,从各行各业的人们身上积累素材,汲取营养。这种带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深入到生活激流中去的可贵精神,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77年筹拍《巨澜》之前,他为了演好影片中戏曲教师的生活形态、表演姿态和课徒神态,专门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庆春先生请到家中,虚心求教,认真体察,以便把握角色的表演分寸。 安震江在北影演员剧团工作中,分配给他的角色无论大小,戏多戏少,他都不争不抢,认真做好案头工作。据北影一位化装师回忆文章:“安震江每接一部戏,自己先画出人物形象设计图,出外景自己带一面可以照到全身的大镜子,练习表演,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影迷们看得出安震江的表演非常注意设计,但表演出来又让你看不出是设计的。如《红旗谱》、《粮食》、《红河激浪》等片中,安震江饰演的的狗腿子刘二卯、汉奸四和尚、民团孙百岁,都有摔跟斗的表演,但各不相同。四和尚这个汉奸在四面枪声中误以为被八路军包围,吓得屁滚尿流,钻进面柜,发噱而不失滑稽,让人忍俊不禁。狗腿子刘二卯在片尾被一群妇女痛打时,狼狈不堪地接连摔跟斗。孙百岁经常得意洋洋地头一歪,拔一下额前头发,被游击队追打时则是狗刨式翻墙摔跟斗。《侦察兵》中王德标被王帅哥控制,熟人跟他打招呼,那内心痛恨却又无可奈何的“皮笑肉不笑”,还有结尾山坡上被结果时,一只脚先挪开然后再倒地而死,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形体表演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安震江饰演的反面角色,到故事的最后,大多难逃覆灭的下场。而他的角色绝不千人一面,既有他的表演风格,又合乎人物身份的性格特点。他为每一个角色的设计,既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又让观众觉得“解气”,还合乎剧中人的身份,这大概就是安震江折服观众,让人难以忘却的表演魅力吧。 |
|
来自: kanglanlan >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