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小百科】这样的瓷器装饰,是怎么做出来的?

 非亲似亲fhf 2019-03-22

看这小罐上黑白相间的复杂纹饰,既不是人物,也不是动植物,更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其他纹饰。罐上的纹饰虽然奇怪,却给我们一种很自然、很逼真的感觉。

这种瓷器名叫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瓷的制作方法十分独特。工匠们通常把颜色反差较大的瓷土分别制成泥料,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它的制作工艺程序基本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各如擀面一样制成薄片,将两种颜色的瓷泥片一层层交替重叠起来(层数多少视所要求的花纹图案而定),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卷、绞、拧、搓等。

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木纹、水波、编织、团花、菱花、羽毛、旋涡或盘旋登结等纹理,最后上釉烧制即成绞胎瓷。

绞胎工艺装饰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工艺独特,没有重复性,所以每件绞胎瓷的纹饰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件绞胎瓷都是一件艺术孤品。

与印花、划花、刻花等传统的胎体装饰技法不同,绞胎瓷器的图案,是深入泥土原料中的,在线条变幻间,完成了花纹构成,又富有自然意趣,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息息相通,充分展示出中国陶瓷文化的特有韵味。

 本期话题

 猜一猜,

下图这颗宋代绞胎球是用来干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