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金代;建筑类型:木构佛殿;保护级别:1988三批国保 图片作者:摄海无涯;网络;侠骨-柔情 风穴寺,又名香积寺、千峰寺,白云禅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后经北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风穴寺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此寺保留下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遗存,为中国建筑史上留下厚重的实物资料,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国的古建博物院。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穴寺古建筑群中,其最完整的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这三个建筑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建于宋代的悬钟阁是三檐歇山式,巍峨高耸。中佛殿为金代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歇山九脊顶。中佛殿是典型的金代建筑,坐落在高一米的砖砌台基上,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单檐歇山顶,为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 
风穴寺全景图 一、宋代悬钟楼 




二、中佛殿   


一、单檐歇山顶 


二、斗拱辅作 

柱间与补间辅作,参见下图 
  三、中佛殿梁架 

有托脚无叉手。林徽因先生指出:我国古建一直没有利用稳定三角形的原理,造成抗水平力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