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致残、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更为凶险。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一旦爆发后,轻则容易使人偏瘫,重则会导致死亡。 医院里,56岁的老王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甚至活动一下手指都变得费劲,而一旁的妻子则不断地抹着眼泪,看着这已经偏瘫的丈夫,俩人悔不当初! 一周前,老王被紧急拉往医院,医生发现,老王嘴歪眼斜,身体不听使唤,并且全身散发着很重的酒气。 陪同他一起的则是老王的妻子,只见她不断地抹着眼泪,恳求医生赶快救救他!有经验的医生,立马将男子送进CT检查,发现是左枕叶脑出血,必须立即手术。 于是,征得妻子的同意后,老王被推进了手术室,最后,经过三个小时的开颅手术,老王的生命才被救治回来,可惜的是由于出血量过大,落得终身偏瘫的后遗症。 那么,老王到底是怎么突发的脑溢血呢?医生沟通中,逐渐了解了一些情况..... 原来老王家是做酒坊生意的,自己闲来无事就会喝点酒,没了酒,总是觉得少点滋味,大约一年前,老王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压”,一次高血压发作,直接昏迷在了家,医院里,医生劝他把酒戒了,老王也诚恳地答应了。 可是一停下酒,老王的酒瘾就发作起来,常听人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老王心想少喝点就没事,于是重新捡起了酒瘾。 事发当天晚上,老王一个人喝酒喝到兴起,刚想上床睡觉,手脚却突然不听使唤,摊在了地上,这时妻子才赶紧拨打了120,没想到突发脑溢血,落下了永久偏瘫的症状。 医生听后也不禁痛斥:都这个年纪了,怎么还做这2件事! 1、不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约80%的脑出血患者发病是因为高血压。 临床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因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在血压升高时,突然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往往导致病残甚至死亡。此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 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会发生脑溢血,但当高血压者不按时服药,经常酗酒等,就会加速脑溢血的发生。 2、过度饮酒 长期酗酒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造成脑血管微出血,导致高血压性患者更加容易脑出血,据统计,重度酗酒的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风险比一般高血压患者高26%左右。 且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血脂显著增高,加速动脉硬化生成,在高压血流的冲刷下,脂质斑块就可能随时脱落、破裂,引发脑溢血。 身体出现“一软、一硬”,警惕脑溢血! 一软:身子瘫软 脑溢血敲门前,很多患者会表现在一侧手臂、一边大腿、上半身、下半身等局部部位出现瘫痪现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牵扯到耳朵、眼睛等部位。 一硬:舌根发硬 临床上,在脑溢血爆发前,舌头会出现发硬、吞咽不了甚至是不能言语的情况。 这种症状一般会持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然后短暂消失,随后可能直接引发脑出血,因此要格外重视。 做好4个“一点”,谨防脑溢血: 一、烟酒少一点 烟酒是脑血管的大敌,因为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对抗降压药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此外,长期饮酒还容易导致血管增厚,诱发脑出血的出现。 烟草中含有三千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可以加剧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一旦摄入过量的话,就会加速脑溢血的发生。 所以,烟酒一定要少碰,最好忌掉。 二、α-亚麻酸多一点 α-亚麻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紫叶苏子油、麻条籽油等植物油中。 研究显示,亚麻酸可以再体内代谢成DHA和EPA(EPA即血管清道夫),对清除血液垃圾,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很有益处。 此外,它还能血液内的脂肪转运,达到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管的硬化的效果,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预防心梗,脑卒中等疾病很有好处。 补充方法:在紫叶苏子油、麻条籽油中,含有高达55%以上的α-亚麻酸,日常食用5ml即可满足需求,注意亚麻酸不耐高温,日常可以将它淋汤或者拌菜,即可。 三、睡眠补一点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是加速脑溢血的危险因素。 人在熬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 且长期熬夜可直接诱发脑中风,所以,要想预防脑溢血,平时切忌熬夜,应保证良好的睡眠,每晚7小时以上为宜。 四、动作做一点 1、动手 ![]() 手指与大脑皮层联系紧密,多动手指可以适当的刺激大脑皮层,增加大脑灵敏度,有预防脑血管病变的作用。 坚持用左右手做空手抓的动作,每次50下,一天三次即可。 作用:这样可以锻炼大脑血管壁,避免血管壁因过于脆弱而发生破裂。 2、转动头颈部 ![]() 适当的放松颈部肌肉,然后使头部向前、后、左、右规律旋转,每次10圈左右,一天三次即可。 作用:这样可增加血管抗压力,疏经通络,有利于预防脑出血,注意摇头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头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