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分将至,这一天有什么讲究,关于春分的俗语你知道哪些?

 江山携手 2019-03-22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已经悄悄抽芽,含苞待放,再过不久,即将迎来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春景。相信喜欢踏青和喜欢摄影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看到这个场景了。

再过两天,就是“春分”时节,这一天后,白天将会越来越长。其实很多地方都很注重这个节气,那么到了这一天有什么讲究呢?春分,是九十天春季的中分点,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有关春分的文献记载。这一天也被叫做“仲春之月”

到了春分节气,江南地区开始进入农忙时期,于是便有了犒劳耕牛、祭祀白鸟的习俗。为了让耕牛可以顺顺利利地进行一年的劳作,农民们便会用丰富的食物犒劳他们,比如说糯米团。而白鸟到了春分就开始不停地叽叽喳喳,就像在提醒农民开始劳动一样,所以农民们也会给白鸟食物,感谢他们的提醒,也是一种祈祷,希望新的一年鸟儿不要去吃五谷米粒,伤害庄稼。

在农村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在春分时去挨家挨户送“春牛图”。何谓“春牛图”呢?其实和牛没啥关系,是一种农历,在红纸或者黄纸上印出全年的农历节气,加上耕田劳作的图样。这也是“送春分”的意思。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叫做“沾雀子嘴”,就是把没有包心的汤圆用细的竹叉串好,将它们放置在田野边上,以避免雀子来啄食庄稼。

有句俗语叫做“春分到,蛋儿俏”,这也是一个春分时的习俗,就是选好刚下四五天左右的鸡蛋,将它们在桌子上竖立起来。这个习俗不仅在中国流行,也流传到了国外。而且别说,这个游戏还有一定科学道理呢,因为春分时,南北半球昼夜均分,地球的角度比较微妙,很容易把蛋竖起来。“竖蛋”也有添丁的寓意,人们通常在这天祈祷自己家族人丁兴旺。

除了习俗以外,还有很多和春分有关的俗语。因为春天的气候比较多变,所以和气候有关的俗语流传的最广。比如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意思就是春分时节天气还没有转暖的话,那这一年的夏天也会来的比较晚,时间也长,可能到了秋分天气还是很炎热的。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百姓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俨然形成了一种文化。

那么朋友们,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习俗,在你们家乡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习俗呢?春分快到了,你有没有想起一些和春分有关的俗语,快点和大家分享吧!春分将至,这一天有什么讲究,关于春分的俗语你知道哪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