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天使之剑 2019-03-22

文 | 丁阳

上海的“流浪大师”沈巍火了,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大师”的谈话甚至有了上亿次的播放。一些人还编造他的身世信息,说“大师”是复旦毕业,因妻女车祸而流浪之类的。这位“大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

丝毫不装的流浪汉沈巍,被迫成为了“大师”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上海流浪汉沈巍最热的一个系列视频,标题就叫做“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网友也都叫他“大师”或“沈大师”,一些人甚至称其为“国学大师”。

不过,只要细看了视频,就会发现沈巍谈的东西相当驳杂,也并不怎么高深,有讲“孔子怎么说搭讪的”,有讲“斯拉夫语发明人怎么被后人纪念的”,有讲“稻盛和夫怎么谈赚钱经验的”。他看的书也并不都是《尚书》《左传》这些高深的内容,还有房龙《人类的故事》这样的畅销书。

再多看几段视频,你会发现,“大师”没有惊人之语,没有故作高深,一点也不装。事实上他是相当的谦虚,他直言,“不要讲大师,人家听了笑话我,说我哗众取宠”,“我真不是大师,百分之百的”,“不论是迷信色彩的大师,还是某一行业的大师,我都不是”,“我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复旦大学,我差得太远了”,“我没有名校背景”。可以说,是非常实诚的一个人。

他在镜头面前写字,也是普普通通,“广交朋友,博览群书,诚信待人 宽厚处世”。他还说,“我从来没有说喜欢流浪,也没有说喜欢这种自由”。他反复强调的,只是说自己爱看书,也鼓励其他人去看书,“如果真要关心我,不如多看书,回去看书,注重文化,我永远这样。”

这样的人,怎么就硬被捧为了“大师”呢?很值得玩味。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想法何以深入人心?

容易想到的一点是,虽然沈巍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什么“大师”,但他的这幅披发长须的外表实在容易让人有这种联想,“大师”有异相,那是合该如此, 一如当年在网络掀起风暴的“犀利哥”一样,不红都难。

另外,“大师”虽然不想成为“大师”,但想把他推为大师的人,大有人在。前面提到的某平台上播放上千万次的大师讲话“短视频”,屏幕中赫然就有一个“购物车”标志,旁边名为“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点开之后,是售价49.8的一套三册的鸡汤书籍,分别是《修心三不》、《为人三会》、《口才三绝》,不给沈巍安一个“大师”的名头,书可就没那么好卖了。还有媒体报道,沈巍边上就有人再也直白不过地明说,“大师就是流量,要想办法用好流量”。一些微商接受采访时也毫不掩饰地说,来找大师是因为想借大师的名头吸粉,吸粉就是为了“卖东西”。

某社交平台大师视频下顺便售卖的商品

炒作推手、带货主播和微商,一定要让他成为“大师”,成为网红,这点很多人都意识到了。

而他们的意图显然也得逞了,这其中原因除了包装炒作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好地利用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态。即很多人是真的认为“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这句话不是原创,在沈巍火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了,一些“民间高人”在街头表演书法的视频,就经常用这句话作为标题。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这是实情吗?并不否认民间会出一些“高手”,但要真认为“民间遍布大师”,甚至“大师都在流浪”,而大学、研究所、乃至衙门里的都是草包,那肯定是一种认识偏差,是对现代学术、科研以及选拔人才的体制都缺乏理解的表现。

就拿“国学大师”这个唬人的名头来说,如今已经有不少人醒悟,那些把《三字经》、《弟子规》等明清儿童初级读物胡乱解读一通的人,根本都算不上学问。真正专研古代学问的,是在大学、研究所里搞历史的、搞考古的、搞古文字文献研究的,与“民间”几乎扯不上任何关系。而“民间武术大师”这种说法,那可以说是多次被现实惨烈打脸,已少有人敢为“民间高手”张目了。

那为什么“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这句话还是那么容易得到认同呢?大概有这几种原因。

一是有这种认识的人其需求并不高级,平时几乎也不关心稍微有些深度的学问。有人在镜头面前以一副“高人”的打扮,表演一些看起来不错的书法和绘画,或者讲一段《论语》、《孟子》,那就足以让他赞叹了。

二是有这种认识的人,其辨别能力也有限,不知道哪些人是假“大师”,而哪些人是有真学问。沈巍否认自己是“大师”,反而被认为是“谦虚”的表现,让一些人对其更加尊崇。客观地说,沈巍在镜头前,风度谦和,说事娓娓道来,也挺让人长见识,被误认为“大师”,也不奇怪。

三来,很多国人天然就有反权威倾向,所谓“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看到民间有高人发威,似乎连自己都长脸;而看到位高之人倒霉,自己也私下鼓掌,再补上一句,“早知他是个草包”。

分不清何为大师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别让自己掉入“认知陷阱”

然而,话又说回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分不分得清到底何为大师,其实无关紧要。上述的几种心态,也不过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指责的。至于推手、带货主播和微商们,利用机会赚钱,那可以说是他们的职业,是生计,其行为不过是社会参差百态的一个表现,也不值得大肆抨击。

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这样的视频反复播放上亿次,对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可能构成损害——在社交媒体主导人们日常认知的年代,算法、个性化推荐使人们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封闭世界,以至于让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无法对事物形成客观认识。要知道,在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出现之前,关于这种“大师”的视频,是不可能有如此夸张的传播和影响力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用学术名词来说,这叫做“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也称为“同温层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人人都说“大师在流浪”,那我就真的以为“大师们在流浪”,大学、研究所的都是小丑、都是草包。

社交媒体、算法推荐等带来的这个问题,目前人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说,对于每个个体,要警惕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况之中。

具体怎么做?不妨遵从“沈大师”的意见:多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