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文 | 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股权结构

 昵称44774799 2019-03-22

“指尖上的会计”名称灵感来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再就是,里面的大部分文字是我上下班时在地铁里“写”就的,说是写,实际是手指按手机键盘敲。敲出的内容绝大部分又是关于会计的。这些会计文字从指尖流淌而出,不正是“指尖上的会计”吗?

会计小文精选

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是否值得信赖,可以看看它的股权结构。有个幽默的说法,股权是公司的基因。股权结构有瑕疵,意味着公司基因有缺陷。理想的股权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股权架构简单清晰

先给大家讲一个股权结构不简单、不清晰的例子。

某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改制前曾操作过员工持股。近年来公司发展良好,董事会有意挂牌新三板。问题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共有296人,超过了200人的红线。能不能想办法减少股东呢?大股东想了个办法,成立一家持股公司,把小股东转到持股公司去。可小股东普遍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很一致,为什么是我进股权池而你不进?

股权结构复杂到影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无疑是一种悲哀。最终这家公司放弃了挂牌新三板的计划。

(二)股东之间要相互信任

股东之间应该有基本的信任,相互包容,如果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互相拆台,这个公司往往没法正常经营。如果真碰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有一方主动退出。

(三)股东资源能够互补

站在公司的角度,如果有的投东能够在市场上面扶持,有的股东能够在资金上面帮助,有的股东能够在管理上面推动,有的股东能够在研发上面引导,这样的股东结构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打算创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不妨借鉴这个思路。

(四)大股东能控制公司

随着公司扩展,可能要不断引进新的投资人。这时股权会被不断稀释,一个阶段后将没有人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但这不意味着公司不需要稳定的核心。无论股权如何稀释,公司需要有向心力、有掌舵人。譬如,任正非仅持有华为1.4%的股份,但他始终是华为的灵魂人物。

如果你打算创业,千万记住,不要平均分配股权。核心人物一定要占绝大多数股份,比如一个人占70%,另三四个人占30%。

(五)大股东只做一件事

公司的大股东如果同时开几个公司,股东间的信任会大打折扣。一方面,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同时做几件事可能每件都力不从心,都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有一家知名投资机构对此就有一个原则,不投名片打折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大股东的其他公司与之发生关联交易,交易的公允性让人生疑。大股东只做一件事,是一种态度,也是给自己的征信。

摘自微博@指尖上的会计

2019年,会计微课堂拟将《财务经理训练营》与《管理会计训练营》两个系列课程合二为一,定名为《后备财务经理暨管理会计转型特训营》。在原有两个训练营课程的基础上,特训营课程做了迭代更新,课程目录与架构重新编排,PPT课件修订完善。特训营课程暂定44期,每期课程40-60分钟,全部由袁国辉老师讲授,采取录播方式上线,每周上线1-2期课程。长按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听课。报名后加微信:30825800,可申请加入同学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