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宁波阿育王寺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03-22
春游浙江第2篇:参拜宁波阿育王寺,蒙蒙细雨中感悟禅机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江南三月多阴雨,而我们这次的浙江游,着实是天公作美,一个星期的行程中,大多是蓝天白云,仅3月14日下了半天雨。由于前一天晚上我们已游完普陀山出岛宿于沈家门,故也没多大影响,只是放弃了去东钱湖的计划,但返回宁波途中参拜阿育王寺被我所坚持,这段时光也让我至今仍觉回味无穷。 
图1:阿育王寺之天王殿
图2:已经封闭的老山门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郊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也许正是因为远离城市的喧嚣,也非重要的活动日,此时香客和游人稀稀落落。我们泊好车,穿上雨披,在蒙蒙细雨中步入寺门,天王殿前的放生池波澜不惊,古寺显得幽静而祥和,我亦深受此氛围感染。与天王殿相对的是老山门,现似已堵住不开,墙根处即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参观阿育王寺无需门票,在天王殿入口处可请三注清香礼佛,也是完全免费,寺中鲜见商业气息,也没有各式“导游”招揽烧香的生意,真是一方佛门净土!
图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穿过天王殿,来到大雄宝殿前,正赶上寺中僧侣的功课时间,这时的大雄宝殿是不能进去打扰的。看起来常住寺中修行的还不少,一位大师正在领着唱经,通过扩音器材,在各殿均能听见。我便先绕到了后面的舍利殿,此殿为1909年仿皇宫样式所建,殿内有石塔,塔后是一尊卧佛,阿育王寺以藏有释迦摩尼的真身舍利而驰名,但舍利并不在舍利殿中,而是在后面的藏经楼另有存放之处。经一位香客告知,如果想参拜舍利,可去课堂请知客僧人开条,我于是去问了,但答复说必须得是居士才行,我因不是,也不愿扯谎,便不能前往了。
图4:功课时间,僧人们进入大雄宝殿
图5:舍利殿

说起这枚佛骨舍利,我参阅了诸多史籍文献,它的来龙去脉仿佛是个迷。早期即便是官方志书中的记载,也都是流于神话,很难作为信史采用。阿育王弘扬佛教、散布舍利的时间,对应我国战国末期,距佛教的传入尚有数百年时间,在漫长的时光里,舍利是经过怎样的辗转才来到这里的?恐怕已经没人说得清了。阿育王寺建寺的历史被追溯到晋代,到南朝刘宋时期已初具规模,再后来的梁武帝萧衍崇佛,我想正是因为寺中藏有舍利的缘故,故萧衍对此非常重视,并赐额“阿育王寺”。这一年是公元522年,也是阿育王寺得名之肇始。阿育王寺在宋代达到鼎盛,南宋时期创立了禅宗五山十刹的体系,阿育王寺即位列五山第5位。但历史上阿育王寺也曾至少三次彻底毁于火灾,现存的主体建筑多为清代,天王殿则是民国时期重建,唯寺内东西二塔为元代之物。
图6:阿育王寺东塔
图7:西侧另有方圆,曲径通幽

待寺僧完成功课后,我返回大雄宝殿参拜毕,即从左侧离开主体建筑群往谒西塔,继续向西另有方圆,漫步过去发现,那边是新辟的山门,恢弘大气。此时临近午饭时间,腹中略显饥馁,正巧山门以西有“阿育王寺素斋馆”,便进去吃斋。我曾在武汉归元寺、苏州寒山寺等许多寺庙中吃过素斋,菜品虽精致但价格多不菲。而阿育王寺的素斋,自助十元一位管饱,与普陀山普济寺的简便素斋相比(也是十元,下篇文章介绍),这里的各式菜品不下十余种,主食的选择也很丰富,能吃的非常非常好,显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更像是一种普度众生的情怀。由于价格太过良心,作为吃货一枚,我竟平生第一次产生了不忍多吃的感慨。
图8:阿育王寺新山门
图9:业界良心——阿育王寺素斋馆

回想我在阿育王寺中接触过的僧人、香客、素斋馆工作人员,人人温和谦冲,而我性素来刚勇急躁,真有自惭形秽之感。饭毕,我遂独自再次折返参拜一遍,并请得精装经书一册珍藏留念(亦无偿,阿育王寺真业界良心也)。在阿育王寺获得的这份平和一直绵延至今,至少在工作中,平时火急火燎的状态没再出现过,对我一个自由人来说,从前的这些焦躁本也完全是我自己强加的,忽然想开后,倒也轻松不少,但其他方面,仍是任重道远。
图10:我在阿育王寺请得的一册经书

假如有朝一日我也成为居士,那缘起一定就是在阿育王寺这蒙蒙细雨中了。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3月2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