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绕《兰亭序》的展览与研讨

 cxag 2019-03-22
文:喻革良

兰亭因王羲之而扬美名,王羲之因《兰亭序》而成书圣,所以兰亭书法节常常围绕《兰亭序》来开展活动,特别是每逢十周年都会有大的纪念活动。 

收《古永欣寺在绍兴考》、《右军书体考》、《从〈兰亭序〉的“涂改”说起》等20多篇文章。

兰亭

最早在1983年4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协浙江分会和兰亭书会在绍兴兰亭举办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一千六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期间举办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4篇。

1993年3月25日-26日,第9届兰亭书法节以纪念王羲之《兰亭集序》问世164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王羲之研究讨论会”、“古籍《兰亭集序》版本及现代临品展”、“现代王羲之流派书法展览”等相关题材活动。在研讨会期间,20多位论文作者分别就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思想、《兰亭序》版本、王羲之生平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大家还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深化王羲之研究提出了建议。参加本次研讨交流的共有25篇论文,其中包括王玉池、王景芬、王汝涛等著名王羲之研究专家的论文,还有香港佘雪曼等3人的论文。绍兴市有十多位作者的论文入选并做了交流。

2003年适逢王羲之诞生1700周年,书写《兰亭序》1650周年,组委会精心策划举办了“天下第一书——中日少年‘兰亭序’书法大赛”。书法节期间,还出版了《王羲之书法精粹》,举办了“明清书画精品展”、“百家临《兰亭序》展”、“绍兴市中青年书法家优秀作品展”及“水乡社戏演出”等活动。 

兰亭

沙孟海先生兰亭书法节挥毫 

自从王羲之写《兰亭序》后,历代书法家常以临摹学习《兰亭序》为必修课,所以历届书法节也多次举办临写《兰亭序》的展览。最早是1983年当代百家临《兰亭序》展,虽然当时还没有书法节,但开启了百家临《兰亭序》展览之先河。 

2000年推出的“当代百家临《兰亭序》展览”,则展出了已故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王遽常、费新我、钱君匋等人的作品,也有活跃于当今书坛之名家沈鹏、沈定庵、李铎、王冬龄、马世晓等人的作品。他们精湛的笔墨、娴熟的技巧、各具风采的个性使《兰亭序》演绎出当代百种艺术风格与特征。其它还有1993年的“古籍《兰亭集序》版本展”,2003年的“百家临《兰亭序》展”等展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3月28日第17届书法节,在绍兴城市广场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等28位绍兴书法家同台临写28行的《兰亭序》,每人各临一行,每个字达45厘米,蔚为壮观。这幅巨作可称得上是书法史上参与人员最多、尺幅最大的《兰亭序》临本。同年还编辑出版了《历代名家临兰亭序》一书,收录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四十五位书法家临写的《兰亭序》。

2013年恰逢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1660周年,作为《兰亭集序》诞生地的绍兴,纪念活动不断。兰亭书会于五一节前夕举办了一个会员临摹二王作品、书写兰亭雅集诗作作品展,以此纪念书圣王羲之。此次展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围绕兰亭书法文化精髓,融入时代新意、个人风格。展出的作品格式统一,一律以横幅。其中写兰亭雅集诗作的作品30幅、临摹二王风格作品28幅。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曲水流觞之际所作的一首兰亭诗的最后两句,至今吟咏,书圣当年的旷逸与玄迈意气依旧扑面而来。一幅兰亭序,写尽了书家情怀和魏晋风流,也道出了天人之际的多少奥秘与忧思。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从兰亭序字里行间所看到的,不仅有书家临文嗟悼的慨叹,更有“适我无非新”的乐观与进取,而这,才是书圣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