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2日 21:06 原标题:又一超级工程开工,难度超越港珠澳大桥!5年后,珠江两岸将半小时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引发公众刷屏,如何才能实现?目前大湾区有11个城市分布在珠江口的两侧,港珠澳大桥刚刚开通,过江都要走虎门大桥,拥堵的交通成了东西两岸交流的重要障碍。 ![]() 未来,这个障碍将随着另一项超级大工程的建成而不复存在,因为这里正在建设一条总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其难度堪比港珠澳大桥。 1 一艘价值五亿的船决定深中通道的成败 虎门大桥是广东省东西两翼的重要交通枢纽,从惠州、深圳和粤东地区等地过来的车辆,想要到南沙、珠海和中山,必须要走虎门大桥,这是连通珠江东西两岸的必经之地。 ![]() 虽然从深圳到中山的直线距离是20多公里,可途经虎门大桥却要走100多公里的车程。 下午两点多,虎门大桥上的车时速只有每小时30公里左右,过往司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要是到了上下班时间或者节假日,就会堵得望不到尽头。今年春节期间,虎门大桥一度日车流量超过16万辆,堪称世界上最堵的桥。 ![]() 为了缩短粤东粤西之间的距离,缓解虎门大桥的拥堵,广东省规划了一条深中通道,就在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之间,全长24公里,将深圳与中山连通。 ![]() 和港珠澳大桥类似的是,深中通道也要途经伶仃洋,同样要采用沉管技术,建设者也是港珠澳大桥的同一个团队。但是他们都表示,深中通道的难度一点都不亚于港珠澳大桥,甚至是一场更严峻的挑战。 ![]() 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珠海附近的牛头岛上建起了一座大型沉管预制厂,这一次,深中通道所需的沉管也来自牛头岛,但是从牛头岛到深中通道的安装地点,距离足足有50公里,是港珠澳大桥浮运距离的三倍多。 为此,建设团队专门为深中通道量身定做一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专门用来浮运安装沉管,可以说这艘船决定着整个深中通道的成败。 ![]()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 宁进进:这样一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造价将近五亿,这么多钱能够造出两艘同等用钢量的散货船。工程的难点在于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世界上还没有类似的船可以参考。 ![]() 目前,一体船只完成了小部分的拼接。负责生产建造这艘一体船的工程师江艳舵一脸愁云说:“这是自己接手的最难的船。” ![]() 虽然这艘一体船长190米,宽75米,可排水量有一万多吨,相当于一艘小型航母,而且中间还要为沉管留出46米宽的空间,这意味着可以用来布置机舱设备的空间十分狭窄,这也是建造一体船最难的一点。 其实,为了深中通道量身定制的船不止这一艘。 ![]()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 宁进进:针对这个项目不同特点,我们投入十几亿建造了四艘大型新型船舶。 目前,深中通道中已有22节沉管已经在牛头岛完成浇筑工作。每节沉管都要用一万吨钢材,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的用钢量,整个深中通道32节沉管,所需的用钢量相当于3个鸟巢。 ![]() 每个沉管被分割成2500多个独立的仓格,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浇筑工作。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看不见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允许的误差范围却是毫米级,难度可想而知。 ![]() 深中通道中交四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 嵇廷: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22节管节的预制,要达到一个月一节的进度要求,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前所未有的。 2 沉管安装难度不亚于外太空对接他们做到了 除了制造和运输难题,沉管的水下安装也是个世界级难题。沉管安装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非常苛刻,风力不能大于六级,海上的浪高也不能高于0.8米。 理论上来说,一个月有两个适合安装沉管的窗口期,一年总共只有24次机会,再除去天气、台风等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窗口期都弥足珍贵。 而且沉管对接难度相当于把一个中型航母和另外一个中型航母对接,对接的偏差要控制在五公分,这不亚于外太空对接,难度可想而知。 ![]() 2017年5月7号,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沉管对接,这一天,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宁进进永生难忘。 ![]() 当时,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派他到28米的水下进行沉管对接监测,整个沉管对接长达12小时,宁进进就独自一个人在水下呆了12小时,稍有差池,就会导致压力失衡,在空荡荡的沉管里,宁进进根本没有逃生的可能。 ![]()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 宁进进:对这个项目了解得越多,感觉到压力越大,而且感觉风险会越多,我们在港珠澳的时候都是林鸣的徒弟,现在我们转战到深中,离开师傅的怀抱以后,是出师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吧。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杨润来曾经也奋战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事实上,就在一年以前,宁进进和杨润来都不愿意来深中通道这个项目,过去连续八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但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们还是选择了深中通道。 ![]() “对我们搞施工的人来说,一辈子能碰的两个超级工程是无比的一个荣耀。”宁进进说。 和宁进进的工作不同,杨润来是负责迎接沉管的。现在,他一方面为大半年之后的“深海初吻”(沉管对接)做着技术方案准备,一方面则在抓紧西人工岛的施工。 ![]() 和港珠澳大桥一样,深中通道也要先建造东西两个人工岛。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由57个直径为28米的钢圆筒构成,每个钢圆筒相当于14层楼的高度,这个面积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的人工岛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建成,创造了深中速度。 ![]() 杨润来说,整个人工岛上最后生产的混凝土总放量大约是40万方,岛上使用的钢筋总共是4万吨左右,相当于六个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眼下,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人工岛进行加固,迎接第一节沉管的到来。 半小时观察: 当年参与港珠澳建设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深中通道的中流砥柱,他们正在进行着海上大通道建设的又一次技术创新。 深中通道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到时候珠江两岸可以半小时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里的这些城市,其实一直都发展不错,但每个城市也有各自的发展瓶颈,要想持续发展,就要借着大湾区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间的融合,给每个城市补短板创新机。 原标题:中国又一跨海超级工程创世界先例!难度不亚于港珠澳大桥 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引发公众刷屏,如何才能实现?目前大湾区有11个城市分布在珠江口的两侧,港珠澳大桥刚刚开通,过江都要走虎门大桥,拥堵的交通成了东西两岸交流的重要障碍。 未来,这个障碍将随着另一项超级大工程的建成而不复存在,因为这里正在建设一条总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到中山),其难度堪比港珠澳大桥。 ![]() 工程极具挑战性 施工难度大 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桥正北38公里,全长24公里,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超大“隧、岛、桥”集群工程,其中长6.8公里、双向8车道、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的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即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将开创世界先例,比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还长1.2公里,宽两车道。 和港珠澳大桥类似的是,深中通道也要途经伶仃洋,同样要采用沉管技术,建设者也是港珠澳大桥的同一个团队。但是他们都表示,深中通道的难度一点都不亚于港珠澳大桥,甚至是一场更严峻的挑战。 3月28日,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杨润来向媒体介绍,目前隧道正着手“海底接吻”(岛上现浇隧道与首节沉管对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结构全新,是世界范围内在建跨海通道工程综合难度和规模最大的钢壳沉管隧道,为国内首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施工难度大。” ![]()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和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相似,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也是通过“东西人工岛”进行连接。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主要负责西人工岛及岛上构筑物、E1至E22沉管管节及最终接头浮运安装施工。 当天,在伶仃洋上,繁忙的航运船与种类繁多的施工船有序航行,风筝状的西人工岛已经“初露芳容”。岛体钢圆筒振沉施工及岛内回填已完成,其面积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由57个直径为28米的钢圆筒构成,每个钢圆筒相当于14层楼高。 ![]() 受航运和空运等条件限制,深中通道设计采用了“东隧西桥”的设计方案。杨润来介绍,这是一种巧妙运用水的浮力、压力、重量等作用而设计的施工工法。 “在海洋中间建设长距离隧道,沉管技术几乎是目前最安全可行的手段。” 沉管隧道如何施工? 杨润来解释,“先在岸上预制若干管段,然后陆续浮运至海中间现浇隧道接口,一个接一个沉放于水底,利用水的压差将单个沉管相互连接,并正确定位在开挖好的水下基槽内,其后再辅以相关工程施工,使这些管段组合为隧道,成为连接水体两端陆上交通。” ![]() △隧道效果图 杨润来介绍,沉管的浮运安装是隧道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技术“最神秘”和风险最高的工序。 “由于沉管安装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施工过程,包括舾装、整平、出坞、浮运、沉放、对接、回填,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几乎是'不可逆’的作业过程。”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建设究竟有多难? “这座隧道具有' 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采砂坑区域地层稳定性差’五大技术难点,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前所未有。”杨润来向媒体介绍,沉管标准管节长度165米、排水量约8万吨;32个管节平均每个用钢量约1万吨;单个管节由2500多个独立仓格构成,数量大、规格多,工艺参数控制及施工组织难度大等。 ![]()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振沉施工现场图 据了解,项目采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国内缺乏相应设计标准、建设技术及经验,尤其在岛隧结合部实现人工岛与沉管对接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钢壳沉管多次转场的结构质量控制以及管节长距离浮运安装的风险管控等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杨润来说,“针对众多难题,中交一航局充分吸取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组织多次工艺研讨,深入推进联合设计,已初步完成对人工岛对接端现浇隧道及止水关键技术攻关、沉管对接二次止水、大体积混凝土控裂、高大模板及支架设计等难关。”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今年底拟完成首节沉管安放 沉管隧道首节管节钢壳目前正在制造加工,预计上半年完成制造。按照计划,后续将运输至桂山岛预制场完成管节预制,我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联调联试,为今年底首节沉管安放做好准备。 深中通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粤东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2016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届时珠江两岸可以半小时对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