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赋》 (庾信 南朝梁 公元554年) 若夫一枝之上,巢夫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 嵇康锻灶,既烟而堪眠。 岂必连洞房,南阳樊重之第; 绿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 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雨。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 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 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凿坯。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无台。 犹得敧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 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 拔蒙密兮见窗,行敧斜兮得路。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山为篑覆,地有堂坳。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 连珠细茵,长柄寒匏。 可以疗饥,可以栖迟, 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 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 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 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杆两杆之竹。 云气荫于丛著,金精养于秋菊。 枣酸梨酢,桃?李?。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 虽无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 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 崔駰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镇宅神以霾石,厌山精而照镜。 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 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燋麦两瓮,寒菜一畦。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聚空仓而崔嗓,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籍文言之庆余。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观受厘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 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寸断。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百灵兮倏忽,光华兮已晚。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白话文: 在一枝树权上, 巢父就获得了安家的处所; 在一把葫芦里, 壶公就找到了容身的地方。 何况管宁的粗劣床榻, 破成洞也还可以坐; 嵇康的打铁炉边, 既暖和又可以安眠。 为什么一定要高阁重楼, 像是南阳樊重的宅第; 画栋雕窗,像是西汉王根的王府? 我只有几亩大的一处房舍, 在这里听不到车马的喧嚣, 权且用来随俗度日,遮挡风雨严寒。 我的住所即使靠近集市, 也不会像晏婴那样追逐需求的便利; 即使坐落在京城, 也只希望像潘岳那样享受闲居的安乐。 再说黄鹤自警是为了逃离人们的危害, 决不会自愿去乘坐华贵的马车; 爰居迁徙是为了回避海上的灾害, 并不是想要谋求人们的祭拜。 在流寓生活中, 如能像陆机兄弟有个栖身之地, 像韩伯舅甥不计利害得失, 那么就算是蜗角蚊睫一般的狭小空间, 我觉得已经足够安居乐业的了。 于是我从官场逃出来, 在小园中自得其乐。 正当新桐发芽,清露晨流, 柳枝摇曳,惠风和畅的季节。 在园中弹弹琴,读读书, 也是让人惬意的。 园中有棠梨、酸枣树, 但没有楼台馆阁。 斜着看有八九丈长, 横着看有几十步宽。 园中栽有两三行榆树柳树, 又有百余棵梨树桃树。 拨开茂密的枝条才能见到窗子, 横竖走去都可以成为道路。 鸣蝉有密叶遮蔽而不受惊扰, 野雉不必担心罗网陷阱而自由自在。 青草和绿树混为一片, 长短枝桠交互伸展。 有山不过像一筐土堆成, 有水不过是个小土坑。 水下的龟鳖因为地盘小不得不窝连着窝, 孵雏的鸟鹊也因为可作巢的树 少不得不巢叠着巢。 园中的草地上拥挤着串串的果实, 架上的葫芦累累沉重而拉长了脖颈。 园子里可以找到充饥的食物, 也可以嬉游歇息。 有几间高矮不一的房屋, 草做的屋顶已经透风漏雨。 屋檐低矮得碰到帽子, 门框狭窄得侧身碰到眉毛。 帐幔朴素引不来白鹤, 床榻陈旧垫脚的只能是神龟。 鸟儿幽闲自得,随意鸣啼; 花儿自开自落,四季随心。 唯独我心如历陵久枯的大树, 发如睢阳待染的一团素丝。 虽然不是夏日,也有所畏惧; 虽然不见秋风,也有所悲伤。 园中有一寸二寸的小鱼, 有三竿两竿翠竹。 云气覆荫着丛生的蓍草, 金精滋养着秋天的菊花。 酸枣酸梨,山桃山李, 枯叶布满床头,落花堆遍屋地。 我称这里是山野人家, 也就是齐国愚公的山谷。 让我尝试一下隐居在园林, 因为很久以来就曾向往退出官场的生活。 园门虽有却常关闭着, 我的心已经与外世隔绝。 偶尔有些来往的, 不是荷荼丈人那样的隐者, 就是披裘公那样的高士。 空闲的时间,我或是阅读葛洪的医书, 或是研究京房的卦辞。 但是看到忘忧草不能使我忘忧, 见到长乐花不能让我长乐。 鸟儿不能饮酒而偏让它饮酒, 鱼儿不愿听琴而偏让它听琴, 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这样 违背他们的本心呢? 再加上南北方气候寒热不同, 我感到不能适应, 肯定会因为抑郁不乐而折损寿命, 因为长年愁苦而积成疾病。 在住宅四角埋上大石以镇鬼怪, 挂上明镜以照精灵。 我如同庄舄一样因思乡而病倒, 又如同魏颗的老父一般病到昏乱欲死。 暮色笼罩了空荡荡的房屋, 我看着全家老老少少, 真感到对不起受苦的儿子, 也对不起勤俭的妻子。 家里只有两瓮麦子,一畦秋菜。 风吹得大树不停地摇动, 低沉的云层使天空变得一片昏暗。 空空的粮仓上聚集着吵闹的麻雀, 懒妇们的耳边响起了秋蝉的悲鸣。 当年我托先辈的福荫, 在梁朝的宫廷里滥竽充数。 我的祖父可以和建有通德门的郑玄媲美, 我的父亲和伯父也和读过 王室赐书的班嗣、班彪同样博学。 我有时在玄武阙陪坐, 有时到凤凰殿听讲。 曾经像贾谊在宣室受到召见, 又曾像扬雄待命赋写诗文。 不料山崩地裂,河流枯竭, 冰消雪散,石碎瓦解, 大盗侯景篡权作乱, 江南故国陷于灭顶之灾。 我回国的平坦大道一下子就被摧毁, 变得像三危山、九折坂一样的艰险难行。 如同燕太子为荆轲在易水饯行, 又如同李陵在匈奴为苏武送别, 我从此有去无回,只能长留在异国他乡。 关中的山川风月使我满怀凄怆, 陇头流水一类的歌曲更让人痛彻肝肠。 这里严寒多雪,完全不同于故国江南。 人的一生很快要过去了, 我已开始进入晚年。 虽然不想洗雪以往遭遇的不幸, 但还是丢不开南归故乡这个意念。 可怜我既不能像雀雉入淮海而发生变化, 又不能像金丹在土釜中一连九转。 我如果无法如愿回到南方, 最后也只好在北朝忍辱负重地活下去了。 看来昏暗的天意就是这样的, 对纷乱的人生我只有叹息而已。 《小园赋》作者介绍 庾信,生于北魏延昌二年、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南朝梁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 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代魏后,庾信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庾信在进入北方西魏北周以前,他的文名已经震动大江南北。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北周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庾信六十七岁以疾去职,六十九岁辞世,一生未曾隐居,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老死北方,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 庾信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庾信是南北朝时代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也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小园赋》作品介绍 《小园赋》是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晚年羁留北周、思念故国时所作的一首抒情小赋。 庾信于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奉命使北,未终使命,西魏大军进犯江陵。江陵陷落后,元帝遇害,十万臣民被掠至长安。庾信羁留长安,被迫仕于西魏、北周。 从此,庾信再也没有回到南方去,而是“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了。在北朝庾信度过了二十六个年头,虽位望通显,但对于屈仕魏、周,他常感面惭耳热,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一方面怀着仕北的惭耻,又对其愿隐居而不可得,表示极大的遗憾,故写《小园赋》以寄慨,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 全赋可分六段。首段写自己本无情于禄仕,不求华堂大厦,但求一席之地足以容身。此段用对比的方法并借用历史典故以明心迹。 第二段回笔再写他理想中的小园风光。 第三段再写小园景物,其中有池鱼、修竹,花草丛生,果树繁多,以至落叶狂花,纷飞乱舞。如野人之家,愚公之谷,“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相识与见寻者都是隐士或学者。但是这种生活又何尝能得到。 第四段先以吴质和崔骃的不得志喻己,复以庄舄的病中作越吟,喻己之恒念故国梁朝。 第五段以倒叙之法,插入往事的回忆。 最后一段,由回忆承平之际的梁朝,转笔写梁末的动乱,言壮年遭逢世乱,流离而成暮齿,命运不济,注定不能返回故土,屈节仕北,其局已定,此辱难洗,天道昧昧,一切都是多么渺茫。 《小园赋》这篇作品极富南朝赋文注重藻饰、偏于用典的特点,把自己当时的心境刻画得绘声绘色。庾信以生花妙笔,穷形尽相地刻画了房子的内外环境。又写到了自己与乡间父老学农种菜、执竿钓鱼的闲居之乐,表达了自己视富贵如浮云的高洁操守。 在《小园赋》的篇末,作者以审视的目光,回顾了此前随伺于王室左右吟风弄月的繁华生涯,进而对那种醉生梦死、浮泛空虚的岁月予以了无情的嘲讽;同时也对旋踵而至的战争灾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在庾信看来,“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却都没有比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更令人欣慰,由此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以湘东王萧绎为代表的武装集团。 《小园赋》所写的小园光景,实为虚拟想像中的境界,莫作真实的赋景读。从谋篇看,前半篇俱从小园落想,后半篇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写景言情,几乎全借重典故。琐陈缕述,反复申说,悲感淋漓,体现庾信坎凛咏怀,穷途一恸的心情。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